兩年前非典期間,北京采取措施,在二級以上醫院普及建立發熱門診,全市共設立100多家。發熱門診呈現一些問題,如有的發熱門診的通風窗直對食堂,或者將污物桶擺在通風口,存在潛在傳染病暴發的危險。幾經增刪,北京市衛生局確定全市61家醫院設立發熱門診。北京2003年首發非典,但隨著非典的遠去,有
市民對發熱門診存在的必要性產生疑問:非典卷土重來的可能性究竟有多大,我們不可能無限制地“高價防范”;另外,非典排查究竟應該是醫療機構的常態還是緊急狀態。 ■市民遭遇發熱煩惱
近日,記者調查了50位市民,15位表示在2003年非典后有發燒經歷,但他們中無一人去看過發熱門診。
發燒不去發熱門診,大家各有自己的原因:害怕自己本來病情輕,去了發熱門診后反倒被別人傳染重了;發熱門診需要查找,有的不是設在距離家最近的醫院,本來發燒就很難受,還要打車到發熱門診看病,實在麻煩也不現實。
■一次感冒花去幾百元
一個月前,市民楊女士的丈夫突然發燒,在家里量體溫超過37℃后,來到北京301醫院。護士讓他們直接去發熱門診就診。
“我和我丈夫都被要求穿上鞋套、戴上口罩和頭套,還在身上噴了些消毒藥水。”進入發熱門診后,醫護人員給楊女士的丈夫量體溫、拍胸片、抽血,隨后讓楊女士拿著血樣到門診樓里進行化驗。
“就在門診樓里的驗血科室,和其他病人的血一起化驗,沒有做什么特別的處理和隔絕。”楊女士的丈夫排除了非典的可能,醫生對其進行了約5分鐘的診斷后判斷為簡單的感冒發燒,醫藥費一共兩百多元。
三天后,楊女士丈夫的病情加重,她帶著丈夫到航天中心醫院就診,又被告知還要到發熱門診進行一次排查。“兩次看病一共花了700多元錢,其實就是最普通的感冒發燒。”
■醫院為門診喊“虧”
設備使用率低,但按照有關要求,醫護人員和設備還需配備到位在。市民為到發熱門診看病花費太高煩惱時,一些醫院也在為發熱門診承擔著成本壓力。
朝陽醫院的發熱門診診量日平均10人左右,所收診費不到1000元,但該科室近30名醫護人員每天的工資及其他日常費用的支出,就超過1500元,醫院一直在為這個科室填“虧”。醫生孟亞豐說,初篩門診的檢查設備等使用率很低,遠遠沒有達到它們該使用的次數,而這么多人從各個部門抽調出來,也是一種人力資源上的浪費。難以有效排查監測也是一大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