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報訊 “孩子高考成績不理想,干脆選個好學校的差專業,等入校之后再轉專業。”前不久召開的高考咨詢會上,有家長想出這樣的“高招”。記者咨詢了有關方面后了解到,雖然近幾年很多高校都給學生提供了入學后重新選擇專業的機會,可這個捷徑并不好走。 考生低分報冷
門入學轉專業 “招生資料上說全日制本科生經過一年或兩年的基礎課程學習,各方面表現良好,符合接收專業對轉入學生知識、能力、身體等要求者,均可申請轉專業學習。”拿著青島大學的招生宣傳材料,膠州考生小曾考試結束后就和爸爸商量選什么專業。他的想法是:“先隨便選個,等上上再看,反正可以轉。”
不少考生像小曾一樣大都把精力放在報考哪所學校上,對報考哪個專業的關注程度不高。“
學校跳槽有關卡轉行不容易
“轉專業沒那么容易。”中國海洋大學教務處何老師說,想要在海洋大學里轉專業有兩個途徑,一是按大類招生的院系在學習2年后會進行專業細分,比如新聞傳播類、工商管理類、大氣科學類的本科生就可以在大3的時候在院系內換換專業方向。二是通過選課制度來修學分,只要能修滿另一個專業的畢業所需學分,就可以拿另一個專業的學位。
何老師介紹,雖然可以隨便選課,但學校會優先安排本專業的學生來修本專業的課,為了保證教學質量,還會控制每門課聽課人數的上限。“熱門專業的學生一般不會放棄本專業,所以騰給外專業的聽課名額很少。”
青島大學也從2004年開始在6個本科專業開辦第二專業教育,允許學生校內轉專業,根據學校規定,符合條件的全日制普通本科在校生,可以在第三學期提出申請,轉到自己喜歡的專業。“這也不是說能隨意轉專業,學校會組織考試或考核,看考試成績看學生在原系的學習成績等等,通過考試的學生才會被新專業接收。”
據悉,各地高校在轉系的名額上都有限制,一般在全年級總人數的10%到20%。
專家轉專業不可取一志愿要慎重
北京師范大學教務處姜老師表示,這種做法往往要學生作出犧牲。比如一些理科專業會要求學生降一級,重修一年,所以從實際操作的情況看,要求轉專業的大都是確實不適應原專業學習的學生。所以最合理的辦法是考生和家長把握好填報志愿的機會,同時衡量學校和專業,爭取一次性選好第一志愿,即使不行,也要盡量選擇相近或相關專業,為以后轉專業做些鋪墊。記者趙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