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島新聞網2005年6月10日訊
萊西市以提高執政能力、構建和諧社會為目的,以進一步完善為民服務代理制為抓手,努力建設"群眾滿意工程"。自開展先進性教育活動以來,代群眾辦理審批手續、社會保障、農村勞動力轉移、科技培訓、信息咨詢等生產生活方面的事務1.4萬件,群眾滿意率達99.8%。
一、健全服務網絡
,加強規范管理。從服務基層、服務群眾入手,健全市、鎮、村三級為民服務代理機構,不斷深化為民服務代理制。市為民服務中心與市行政服務中心合署辦公,所有行政許可部門和許可事項全部進駐中心,實行"一門式受理、一站式服務";各鎮、街道為民服務中心,作為鎮級綜合協調服務機構,行使鎮政府和市直有關部門派出單位的行政審批和為民服務職能。內外資項目手續代辦、民政、村建、計生、農經、農村勞動力轉移、農村合作醫療、工商、公安等與群眾生產生活密切相關的事項全部進駐中心,實行一個窗口對外和集中辦理;村級為民服務代理點,為群眾提供無償的全程代理服務。為確保市、鎮、村三級服務聯動、高效運轉,在人員配備、制度建設、監督考核等方面采取硬措施:一是加強人員配備。市為民服務中心設立黨委,由一名市級領導兼任黨委書記;鎮(街道)成立為民服務工作管理委員會,由鎮長(街道主任)任主任;村代理員由村干部兼任。二是加強制度建設。統一制定了《"十必須"和"十不準"行為規范》、《文明用語》、《收退件管理辦法》等10項工作制度,明確了代理網絡、服務范圍和辦事程序,并上墻公布。三是加強監督考核。市委、市政府把為民服務工作納入了部門、鎮(街道)年度工作目標績效考核管理之中,考核結果與工資直接掛鉤,獎優罰劣。建立了"五件五制"辦理制度,對即辦件實行直接辦理制、承諾件實行限期辦結制、聯辦件實行并聯審批制、上報件實行全程代理制、退回件實行明確答復制,如果不涉及實地勘察和調查,則不論涉及哪一級、多少部門,也不管手續多么復雜,只要將完整的材料報上去,就可在限定的時間內等待結果。
二、轉變服務方式,拓寬服務領域。在先進性教育活動中,努力做到"四個變"和"四個延伸"。"四個變"是:變群眾跑為干部跑,變多次辦為一次辦,變被動辦為主動辦,變暗里辦為明里辦。"四個延伸":一是向生產領域延伸。由市中小企業發展局牽頭,定期發布國家產業政策、產品調整方向、登記辦證手續和市場供銷信息,為企業生產經營提供政策信息服務;積極為城鄉創業者提供政策咨詢、項目論證、就業培訓等服務。二是向科技領域延伸。由市科技局牽頭,整合市、鎮科技服務力量,健全科技服務體系,采取引進推廣新技術新品種、舉辦農業科技知識培訓班、發放科技知識明白紙等形式送科技下鄉;充分利用黨校、干部科技示范基地進行多元化教育培訓,為群眾調整農業結構、增加收入搞好示范服務;建立市科技信息服務平臺,發揮農村干部現代遠程教育網絡和農村經濟信息網等作用,為群眾提供良種良法信息。三是向流通領域延伸。由市財辦牽頭,成立市流通信息服務中心,建立7處農副產品供求及價格信息采集點和5處發布平臺,發布農副產品流通信息2116條,為農民群眾調整產銷結構提供依據。四是向社區延伸。由市民政局牽頭,在居委會設立為民服務代理點,以老年人、兒童、殘疾人、城鎮貧困戶等弱勢群體和優撫對象為重點,面向全體社區居民,提供行政事務服務、信息查詢服務、社會福利服務等。開展先進性教育活動以來,為企業和群眾提供各類政策信息1372條,發放優惠政策明白紙2萬余份,幫助302家工商企業辦理注冊登記手續,轉移農村勞動力9000多人,舉辦科技知識培訓班63期,播放科技錄像22場,培訓農村勞動力7970人、農民科技骨干800余人,建立社區為民服務代理點32個,為居民提供行政事務服務980次,中介信息服務1800多次,介紹就業崗位192個。
三、立足服務群眾,確保取得實效。通過深化為民服務代理制,推動先進性教育活動的深入開展,努力達到提高黨員素質、加強基層組織、服務人民群眾、促進各項工作的目標要求。一是提高黨員素質。實行"為民服務代理制"后,機關黨員干部適應新要求,不斷加強政治理論和業務知識的學習,努力成為本職工作崗位上的"行家里手"。群眾對黨員干部的滿意率由開展先進性教育活動前的87%上升到了96%。二是加強基層組織。在不增設一個編制、不多加一個人員的前提下,整合政府各部門的服務功能,提高服務水平和能力,實現了為群眾全程無償代理服務,增強了基層黨組織的凝聚力和戰斗力。三是服務人民群眾。通過各級為民服務代理機構,群眾不出村就可以很快地辦結需要政府辦理的事情,密切了黨群干群關系。去年以來,全市無一例反映干部服務問題的來信來訪。市為民服務中心收到群眾錦旗69面、表揚信91封,并被評為"青島市公共服務示范窗口"和"青島市基層行風建設示范窗口"。四是促進經濟發展。政府各部門從管理轉向服務,變"企業有事找政府"為"政府上門搞服務",推動了招商引資工作的開展。截止4月底,全市新簽約外資項目96個,實際利用外資1.71億美元,增長164.4%;新引進內資項目196個,實際利用內資13.87億元,增長28.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