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每想到自己的一份愛心有可能挽救一個生命,他就毫不猶豫地一次次伸出自己的胳膊———平凡鑄感動熱血傳真情
———記黃島賓館共產黨員陳記海
中等的身材,清瘦的臉龐,憨厚的笑容,30多歲的年紀,普通的職業———一個看起來平凡的人,卻為島
城創造了太多的感動:8年的時間,他無償獻血19200毫升,相當于將全身的血液換了三遍!他的名字叫陳記海,青島開發區黃島賓館的一名普通共產黨員。
自1997年開始參加無償獻血以來,陳記海始終以一腔無私的愛投身其中,先后被授予“青島市獻血之星”、“青島市文明市民”、“全國無償獻血奉獻獎銀獎”等榮譽稱號。2005年,他被群眾推薦為“感動青島開發區·20年·20人”十佳人物。
陳記海年幼時的一次經歷使他對血液的重要性有了刻骨銘心的認識:那是在上小學二年級的暑假,他隨父親去走親戚,路上看到一起車禍,一個和他年齡相仿的男孩嚴重受傷,最終因失血過多,永遠離開了這個令他憧憬和留戀的世界。
1995年8月,從《青島晚報》上看到市民排隊獻血救治外來打工妹王凡秀的事跡后,更堅定了陳記海獻血的決心。但當時開發區還沒有建立中心血庫,他一直未能如愿。后來,他又了解到青島街頭有了獻血流動車,星期六一大早便冒雨趕往青島,但在市內找了一天也未能發現流動車。
1997年4月13日,當得知青島有了無償獻血固定點———青島東方貿易大廈后,陳記海馬上動身了。他來到東方貿易大廈時已近中午,40多個等待獻血的人排起了長隊。由于只請了半天假,怕耽誤下午上班,他就跟排在前邊的人“套近乎”,那些志愿者了解到他的情況后深受感動,主動讓他排在了前邊。11時20分,陳記海坐在了采血人員面前,他要求獻血400毫升,可當時只有200毫升的血袋,他的第一次獻血便只獻了200毫升。7月20日,他又一次來到東方貿易大廈獻血,由于距上次獻血剛滿3個月,采血人員勸他獻200毫升,可他在詢問醫生得知對身體沒有太大影響后,毅然無償獻血400毫升。
1999年5月17日,對陳記海來說是一個難忘的日子,因為在這一天他第一次在開發區見到了采血車,同樣在這一天,為了不使已有身孕的妻子擔心,他第一次向妻子撒了謊。那天上午他陪妻子到國貨商廈購物,無意間發現了流動采血車。等到買好物品后,他謊稱自己還要到單位加班,就將妻子送上了公交車。看著妻子已經遠去,他迅速來到獻血車上無償獻血200毫升……
2002年11月8日,當陳記海獲悉紅十字總會中國造血干細胞捐獻者資料中心正式將青島市紅十字會血站確立為“中華骨髓庫配型實驗室”時,他的血再次沸騰起來,4天后就來到骨髓庫建立了自己的骨髓檔案,并于當日再次捐獻了400毫升鮮血。為了能讓島城骨髓庫及青島中心血站人員隨時找到自己,以給骨髓配型一致的患者提供及時的救助,他不僅留下了自己的電話,還將單位、朋友、親戚的電話全都留了下來。
因為機采血可以通過機器利用血液的循環直接提取病人需要的成分血(血小板),所以從某種意義上講,機采血比獻全血得到的血液更寶貴。但是,由于機采20個單位的血小板就要“動用”身體內的1600毫升鮮血,而且采集時間長,不少人擔心會影響身體健康,很難接受這種捐獻方式。但陳記海勇敢地進行了嘗試。2003年8月18日,他接到了青島市中心血站工作人員打來的電話,詢問他能否到青島采集20個單位的成分血,并希望他在9時30分前趕到。他爽快地答應了。
有了這次機采成分血的經歷后,陳記海及時把自己的感受及體會告訴了其他無償獻血的志愿者,打消了許多人的顧慮。3個多月后,他不僅再次到青島中心血站捐獻了20個單位的成分血,還介紹了兩名青年加入到機采成分血的志愿者隊伍中。
陳記海家境貧寒,母親多年病魔纏身,自己的月工資僅千余元。剛開始獻血的時候,有很多人以為他在賣血,得知他每次都是無償獻血時,有些人又覺得他傻,甚至自己的母親和愛人也不理解。可他說:“人的生命太寶貴了,如果自己一點小小的付出能夠讓他人得以重生,那么這種付出便是最有價值的。”“每每想到奉獻一份愛心,就有可能挽救一個生命,我就會毫不猶豫地一次次伸出自己的胳膊。”在他的感召下,周圍的人們逐漸發生了變化:妻子由反對到理解、支持,后來干脆自己也加入了無償獻血行列;他所在的單位黃島賓館先后有50多人追隨他加入了無償獻血隊伍,累計獻血近30000毫升,并有4名同志參加了骨髓配型。
陳記海在黃島賓館工程部負責供水供暖工作。盡管崗位平凡,但他堅信:低學歷也能掌握高本領,“低層次”也能干出高水平,“小崗位”也能作出大貢獻。為練就一身過硬本領,他報考了業余技校,不斷充實自己的業務知識。為了弄懂一個問題,他不厭其煩地向有經驗的同志請教。賓館請專業技術人員上門檢修時,他就在旁邊認真地觀看、虛心地學習,有問題馬上記錄下來。由于他勤學習、肯鉆研,業務技能不斷提高,如今賓館供水供暖工程中的小毛病、大問題,他都能自行解決,無需邀請專業維修人員,僅此一項每年就為單位節省數萬元的資金。2004年,他在開發區機關后勤技能比賽中,榮獲“十佳后勤崗位能手”稱號。
設備維修工作不但要有好技術,還要有吃苦耐勞的精神。在平時的工作中,陳記海時時處處發揮黨員的先鋒模范作用,臟活累活搶著干。2003年冬季的一天,氣溫零下七八攝氏度,一段直徑80mm的供暖管道突然爆裂。接到搶修任務后,他馬上與班組其他同志趕到現場,帶頭跳進管道溝里搶修。由于溝內充滿了蒸汽,溫度很高,連呼吸都很困難,他只好工作一會就到管道井口透一口氣,然后再繼續工作。經過近一個小時的努力,管道終于維修完畢,此時的陳記海已累得筋疲力盡。
陳記海說,如果說自己與普通人有不一樣的地方,那就是自己是一名共產黨員。在今后的日子里,自己會繼續在自己的崗位上踏踏實實地干活,繼續為那些需要幫助的人無償獻血。本報通訊員戎洪興本報記者楊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