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閨女再長3厘米我就滿足了。”昨天,在青醫附院病房7樓活動室里舉行的“矮身材兒童家長會”上,市民林女士憂心忡忡地向醫生倒苦水。她的女兒楠楠(化名)今年15歲身高1.57米,在一群矮身材兒童里是個頭最高的一個,可是林女士生怕女兒比自己個矮,迫切要求醫生給女兒“治病”。
 
;
強拉“矮”女兒看病
“大夫快來給我閨女看看吧。”家長會上,一名中年婦女拉著一個亭亭玉立的少女讓醫生診斷,她的女兒比周圍的矮小兒童高了半個身子,怎么看都是正常身高,但她非要醫生給她的女兒看“病”,讓醫生們吃了一驚。據少女的母親林女士介紹,女孩叫楠楠,今年15歲,身高1.57米。醫生根據這個情況馬上做出了診斷結果:楠楠只是身高偏矮,不是病。醫生解釋說,有的家長不能接受子女個頭稍矮的現實,總認為是有病,不但給子女心理上帶來壓力,還浪費了時間和金錢,其實有“心病”的是家長本身。
女兒長不高母親急
“我自己個子不高,就怕影響到孩子,找對象時專挑大個頭,沒想到孩子個頭比我還矮。”昨日,面對醫生的“診斷結果”,林女士說出自己“心病”的由來。她說,她身高1.61米,年輕時總覺得自己有些矮,很自卑。所以找對象時,專門找個1.80米的“彪形大漢”。楠楠出生后,林女士滿心希望女兒能長得像爸爸一樣高挑,誰知偏偏事與愿違,女兒每年只能長四五公分,比同齡孩子矮了五六公分。而今年,楠楠只長高了兩公分,這可急壞了林女士,她帶著女兒到處尋醫問藥,非要把女兒“治高”了不可。“最起碼也要比我高啊!”經過醫生勸解,林女士還是不死心。
家長先要擺正心態
“楠楠的身高是正常范圍,無需治療,也不會有效果。”昨日,青醫附院小兒科李大夫告訴記者,像林女士這樣有“心病”的家長還不在少數,被家長送來醫院檢查的“身材矮小癥”兒童里,三成左右都是正常身高,而家長“追求完美”的心理硬把孩子說成“有病”,真正需要端正心態的是家長本身。劉文劍宮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