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法國民眾對《歐盟憲法條約》說“不”之后,荷蘭選民在1日的全民公決中發出了同樣的聲音,歐洲一體化進程遭遇嚴重打擊。 此時,對于憲法條約的前景,各方表達出不同觀點:在公開場合,歐盟委員會等歐盟機構均堅持繼續讓各國對條約進行表決;但一些媒體已經悲觀地定論“
憲法條約早已死亡”;還有一種更實際的看法是,現在只是“死機”狀態,歐盟該考慮按下哪個鍵來重啟機器。 死機狀態
路透社3日發表的分析文章指出,雖然從某種意義上說《歐盟憲法條約》“死”了,但還沒有被徹底埋葬,還有機會重新活過來。
文章認為,盡管歐盟機構領導人依然公開倡導各國不要推遲對條約的全民公決或表決,但在目前法國和荷蘭兩個歐盟創始國都沒有批準條約的情況下,最佳選擇顯然是保持現狀,至少在6月16日至17日的歐盟首腦會議前保持現狀。在此期間,首要工作是穩定金融市場。
文章援引現任歐盟輪值國主席盧森堡首相讓—克洛德·容克2日講話說,選民以“憲法條約提出的方式拒絕了歐洲”。但是,如果有其他方式,是否存在峰回路轉的可能呢?意大利總理貝盧斯科尼當天在回答記者關于憲法條約未來的問題時,坦率地闡明了各國領導人的現在的尷尬境地,即還沒有找到新的方向。
“這是一個每個人都在自問的問題。我們將在6月中的會議上給出答案。現在沒有人擁有絕對正確的答案。”貝盧斯科尼說。
5個按鍵
路透社打了一個比方,將現在歐盟布魯塞爾總部和各國首都正在討論的方向問題歸納為5個選擇,恰如一臺影碟機上的5個按鍵。
播放鍵———繼續各國表決批準憲法條約的進程,希望盡可能多的國家批準這一條約,然后為2006年底之前的復審創造一個有利的力量平衡態勢。事實上,條約附件中的第30號聲明明確規定,如果歐盟成員國中五分之四批準了該條約,但同時有一個或多個成員國在批準過程中遭遇困難,問題將提交給歐盟首腦會議解決。
停止鍵———承認現有條約不會被付諸實施,避免其他國家民眾再度否決這個“死文本”,使歐盟蒙羞。堅持執行《尼斯條約》。這一條約2002年底生效,其要點包括歐盟繼續擴大,為保護大國的利益,重新分配各國在部長理事會的表決票數,以及為捍衛小國的利益,規定必須得到一半成員國的同意才能通過一項決策。
暫停鍵———確認法國和荷蘭的不利表決結果將使憲法條約生效日期推后,因為上述兩國不可能在2006年底之前再度公決顛覆這次的結果。在此“冷卻”期間,允許各成員國自由根據國內環境繼續推進或暫停批準進程。
快進鍵———加快條約批準進程,可能設立一個超級公決日,在多個國家同時展開全民公決。然后,提前舉行首腦會議,根據批準和否決條約的國家數量來考慮如何進一不推進一體化進程。
倒帶鍵———明白現有條約形式不會成功,將其中一些關鍵條款剔除出去。從而使歐盟工作更平順。這些條款包括對投票體系的規定和設立歐盟外交部長等,把這些條款寫進一個短的協議中,作為《尼斯條約》的修正案,它可以由各國議會批準。
各有利弊
路透社分析認為,上述5個按鍵涵蓋的內容和執行方式都存有變數,但大體方向就是如此。比較起來,5種方案可以說各有利弊。
在公開場合,歐盟委員會傾向的是播放鍵,但在私下其高級成員卻未必認可。最主要的原因在于,如果在2006年底前的16個月中,如果條約不斷遭到否決,將使歐盟的公共形象造成更大傷害,而且將使該委員會進一步推動經濟自由化的努力停滯。
而讓—克洛德·容克本人可能會提出按下快進鍵。在歐盟議會中擁有強大聲音的自由黨團2日已經提議,所有未公決的國家在同一天來個“大沖撞”,時間是11月1日。不過,政治現實是,這個方式操作性不強,象英國這樣的國家是不可能同意讓它的歐洲伙伴決定公決時間和公決方式的。
對停止鍵來說,外交渠道的消息認為,讓歐盟25個成員國的首腦在6月峰會上一致宣布憲法條約死亡,這也是不可能的事情。路透社說,即便大家都認為這個條約完蛋了,也沒有人愿意站出來宣布這一點。因為,“沒人想去做第一個刺殺愷撒的卡西烏斯”。
這樣,最可能出現的是同時按下暫停和倒帶鍵。6月的峰會上,領導人們可能會表明,預定的批準時間表將受到影響。一些國家可能會繼續推進批準進程,但大家不再根據既定時間表從事。由于沒有時間表,可能出現的結局就是,歐盟國家婉轉地在事實上確認,憲法條約作廢,而委派一些專家來將其中一些條款挽救出來,想其他途徑在沒有憲法的情況下付諸實施。
“這也許是2周時間內能想出的破壞性最小的選擇,”一名外交人士說,“它把這些事都交給了各成員國來處理,而且避免6月發生危機。這不是一個解決方案,但現在沒人有解決方案。”黃恒(新華社特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