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記者從市經貿委了解到,到“十一五”末,全市技術創新各項工作將力爭走在全國前列,全面建成技術創新體系完善、創新能力強、重點產業技術領先、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突出的可持續發展的經濟體系。這是我市堅持和落實科學發展觀、加快自主創新、實現經濟增長方式轉變的一系列指示精神,促進我市
經濟的持續快速健康發展而采取的重要舉措和確定的新目標。 在市政府辦公廳轉發的市經貿委《關于進一步加強技術創新工作的意見》中,我市“十一五”期間的技術創新工作定下了四大具體目標。 一、企業技術創新體系和機制建設走在全國前列。規模以上企業都有技術帶頭人,大中型企業普遍建立技術創新體系;爭創國家和省級企業技術中心,市級以上企業技術中心總量保持在150家左右,較好地發揮示范作用;每家市級企業技術中心至少擁有30名專職研究開發人員,至少擁有5個穩定的技術合作單位,其所在企業每年的科技活動經費支出不少于300萬元,占銷售收入的比例不低于3%。 二、企業技術創新能力明顯提高。市級以上企業技術中心每年至少實施5個市級重點技術創新項目,至少擁有2項發明專利或10項實用新型專利,其所在企業在設計、制造、營銷、管理等方面普遍實施信息化。全市新產品產值率保持在25%以上。 三、企業信息化建設成效顯著。企業技術中心信息化建設水平顯著提高,企業能夠運用電子商務平臺降低上下游之間的過程管理成本,用集成制造系統共享管理和設備數據,生產效率大幅度提高。全市企業信息化示范點總數達到40個以上。 四、城市技術創新環境進一步完善。國家支持技術創新的政策法規得到全面貫徹落實;本市促進技術創新的政策措施逐步健全;企業在整合創新資源、開展技術創新活動方面,對城市功能基本滿意。(本報記者戚一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