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一國際兒童節,本該是孩子們一年中最幸?鞓返囊惶熘。然而對于越來越多的離異家庭中的“單親孩子”來說,缺少爸爸或媽媽的兒童節,讓他們沒法真正快樂起來。
單親家庭越來越多
市民政局有關負責人接受記者采訪時介紹說,上世紀80年代中后期開始,青島市的離婚率總體一
直呈上升的趨勢,1993年和2004年是離婚的小“高峰”。2004年,全市辦理離婚登記的人數近1.2萬人,比2003年劇增43%,離婚人數創下了自1985年以來的新高。
朝城路小學校長湯玉英告訴記者,盡管沒有做過專門的統計,但根據自己了解的情況,學校單親孩子能占到全校學生的10%左右,數量不少。在有的學校,這個數字還要高。
七成孩子六一“單”過
青島市家長學校研究會一位孫老師告訴記者,他們前些年作過相關的調查,發現有約70%的單親家庭孩子,六一節是自己和母親或父親其中之一單獨過的。有的母親或父親一離婚就“忘了孩子”,甚至一年到頭連一句問候都沒有。而這種情況一般以父親居多。
“湊不到一塊”原因有二
單親家庭,過節父母為什么難“聚”呢?
根據教育部門調查,受教育程度與離異父母親能否一起和孩子過節有很大關系。受教育程度低的,往往忽視為孩子過節,而受教育程度高的,則多數能為過節陪孩子而“摒棄前嫌”。在一家外企工作的江先生與妻子結婚后,由于性格不合,最終以協議離婚的方式分手,女兒跟了媽媽。但每逢六一節,他們兩人總是事先協商好,請假后與女兒外出游玩一番。
另外,多數離婚是因為夫妻感情破裂。離異后不少夫妻反目為仇,“老死不相往來”。盡管法律規定了離異父母擁有探視權,但一方總是想方設法拒絕另一方探視。朝城路小學湯校長給記者舉例說,有一對夫妻離婚后,女方就是不讓男方看孩子,不斷為孩子轉學,父親不得不自己到各處學校尋找,急得都“快瘋了!”市民王女士離婚后,兒子給了前夫,對方怕她給孩子說壞話,常常想辦法不讓母子相見,讓自己很難有機會看到孩子。每到過節,看著別人家夫妻領著孩子一起過節,一起逛游樂園,她就想孩子,心里空落落的。
專家:孩子需要父母關愛
一位教育專家認為,單親家庭這種家庭結構肯定對孩子心理成長產生一定負面影響。對于正在成長的孩子而言,在節日里沒有一個完整的家,得不到正常的親情,他們的心里會更感到難受,非常容易出現心理問題。他建議,出于對孩子的關愛,每逢六一節等節日,離異父母都應該采取不同的形式陪陪孩子,讓孩子多一些“父母雙全”的親情感受。記者閻格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