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報訊
昨天,山東省文物考古所考古工作人員對膠州市里岔鎮趙家莊漢墓群東、西向三座漢墓群的16座墓穴進行發掘,首次出
土了銅鏡、陶罐、古錢幣等文物。專家稱,這是繼日照海曲古墓群之后的又一大古墓群,這些文物的出土,對研究漢代文化尤其是青島地區的經濟、文化、葬俗葬志具有不可多得的特殊意義。
專家們認為目前發掘的文物只是冰山一角。這三座古墓相連的兩座南北有一百多米,東西也有三四十米,幾百米外的三號墓穴,面積也有一千多平方米,這么龐大的墓群不但在青島少有,而且在省內也不多見。
考古專家說,相當一部分墓穴已經被人為破壞,有的墓穴里已經被打出了五六米的深洞。西墓群的5座東漢墓葬進行清理時意外發現這幾座墓葬里不但空無一物,就連用來砌墓室的漢磚也被破壞得不成樣子。當天發掘的16座墓穴當中,沒有發現一具保存完好的古尸體。
山東省文物考古所考古專家蘭玉富說,從出土的灰陶罐、銅錢可以初步推斷出墓群屬東漢時期。盡管從這些文物本身難以斷定這些墓葬就是漢代諸侯國“祓國”貴族墓群,即當地人常說的牧馬城遺址,但從時間上可以肯定這些漢墓與祓國存在時期大致吻合,而且地理位置也非常接近,隨著考古工作的深入,這一點極有可能會被證實。(本報記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