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殷玉生
何慶源:中國政府現在的想法是希望盡量降低3G投資的風險,不希望有太多的重復建設,我覺得這個出發點是對的。
但我們認為,在3G的問題上,不宜拖太長時間,中國3G發展比當時GSM的商用速度慢了。
如果今年年底發牌照,真正商用要到明年年底,再加上網絡的優化、內容的整合,真
正大規模商用相信要到2007年年底才會實現,2008年就舉辦奧運會了,從某種程度上說已經晚了。
當正在出席北京《財富》全球論壇的中國信息產業部部長王旭東5月18日再次就中國的發牌3G時間表態后,業內各界有點坐不住了,特別是習慣于隱身在幕后的國際電信巨頭。
王旭東表明,中國承諾在2008年提供3G技術服務。這個表態不但比他本人今年1月“2005年,信息產業部將適時提出我國發展3G的決策建議”的時間表好像倒退了,而且顯得更加模糊。盡管有專家分析,“2008年提供服務,必定在2006年以前開始建設”,但是,國際電信巨頭不愿意再這樣朦朧地等待。
針對王旭東部長的表態,諾基亞(中國)總裁何慶源在接受記者采訪時高調回應:中國再不上3G“就真晚了”。
3G:全球VS中國
記者:請您介紹一下世界范圍內3G發展的現狀是什么樣的?
何慶源:現在全球已經有67個網絡商用了,2004年二季度以后,3G用戶數量迅速地增長。現在全球已經有超過2100萬的WCDMA用戶。在過去的幾個月,以每月平均200萬用戶的速度增長著,如果把現在WCDMA的發展與1994年初GSM的發展進行比較,很明顯3GWCDMA發展的速度比GSM的發展速度快。記者:那么,諾基亞怎么看待中國市場?何慶源:中國GSM發展的過程,1995年開始商用第一個GSM網絡,基本上與歐洲是同期商用,歐洲是1993年、1994年開始商用。所以,整個歐洲GSM的發展、全球GSM的發展,和中國GSM市場的發展基本上是同步的。諾基亞把中國放在一個非常重要的地位。諾基亞全球市場里面有三個叫戰略市場或戰略國家,一個是美國,一個是巴西,一個是中國。中國一直處于非常高的位置上,諾基亞在中國的投資一直非常大,在中國的市場有十幾年的經驗了,所以諾基亞也希望利用我對中國市場的認識和對政府的認識,加強諾基亞公司與政府及公眾之間的溝通。記者:大家普遍認為,3G的未來在于應用,所謂“應用為王”。您怎么看3G應用的前景?
何慶源:在3G里的應用主要是以視頻為主,視頻電話、視頻分享為主,通過網絡帶寬的優勢來傳送這些視頻的圖像,這是很大的優勢。同時,3G也把2G網絡的瓶頸打開了,以前很多天馬行空的想法都可以實現,原來2G的很多應用在3G的基礎上做得更好、更精彩,讓用戶更容易接受。對用戶來講,為什么在2G的網絡上應用發展不迅速?2G網絡現在傳送的速度這是遠遠不夠的,但現在網絡無法支持高速下載,3G可以將這個瓶頸打開。所以,我們認為除了視頻方面的應用以外,一個很重要的殺手級應用就是用戶可以在3G網絡上很迅速地尋找應用。通過3G網絡很迅速地下載應用,這本身就是一個很重要的殺手級應用。
中國3G:某種程度上已經晚了
記者:在去年之前,很多廠商都在預測,說今年和去年年底是中國發展3G非常好的時期,現在這個牌照還沒有發放出來,您認為現在中國已經錯過了很好的發展3G的時間還是避免了一些問題?
何慶源:中國政府發放3G的牌照有自己的想法。據我了解中國政府現在的想法是希望盡量降低3G投資的風險,不希望有太多的重復建設。我覺得這個出發點是對的。中國是個大國,整個出發點還是以運營商和運營商投資的股東的利益為重。但我們也認為,在3G的問題上,也不宜拖太長時間。中國3G發展比當時GSM的商用速度慢了。如果今年年底發牌照,真正商用要到明年年底,再加上網絡的優化、內容的整合,真正大規模商用相信要到2007年年底才會實現,2008年就舉辦奧運會了,從某種程度上說已經晚了。
記者:中國遲遲未發3G牌照,對諾基亞有什么影響?
何慶源:雖然諾基亞已經在中國生產了第一款諾基亞3G手機———諾基亞6630,但是因為中國沒有確定3G標準,生產以后無法申請入網證,沒有入網證就不能在中國賣,只能出口。從產業來講,如果在中國生產3G手機不能供應中國市場,缺乏規模經濟,諾基亞的供應商就不大愿意到中國來建廠,就無法確保在中國提供零配件,可能導致諾基亞3G手機不能在中國生產,所以說在某種程度上對我們在中國的產業造成一定的傷害。希望中國政府早一點給我們一個比較明確的方向,從技術的導向和3G的時間表,好讓我們早一點為3G在中國生產、出口做好準備。
不要把3G看得技術性太強
記者:很多人之前一直在講為什么中國一直遲遲沒有發放牌照,好像在等TDSCDMA的成熟,前一段時間凱明也發布了核心的芯片,克里斯也說在今年下半年或明年初有一個具體的計劃出臺,這個計劃出臺之后可能會發牌照。您認為呢?
何慶源:我們認為采取TD-SCDMA與WCDMA互補的方式,TD-SCDMA的發展空間會比較大。對運營商來講,3G不是一個技術,人們往往把3G看成一個技術的討論,這是錯的,3G只是2G網絡一個很自然的延伸而已,3G只是把瓶頸打開了,讓更多的應用、更多的運營商通過3G來提供更多、更精彩的業務給最終用戶。其實對最終用戶來講,2G也好,3G也好,WCDMA也好,TD-SCDMA也好,都是透明的,他們根本不會說什么技術好就買什么技術,他們只會考慮所購買的手機是否滿足需求。市場定位是我們要考慮的第一個要素,定位準就有市場;市場定位不準,再好的技術也沒有市場。運營商采用了某種網絡技術,并不是說該網絡就是成功的。某個網絡可以存在一年卻沒有什么用戶,這不是成功。最終用戶能不能接受這個技術,最終用戶到店里能不能花自己的錢購買支持這個技術的手機,這才算成功。所以,我們不要把3G看得技術性太強,不然某種程度上可能會損害運營商,也會損害一個產業的發展。
記者:那么,您怎么看TDSCDMA的市場?諾基亞對TDSCDMA的具體支持有哪些?
何慶源:我們認為TD-SCDMA的市場定位應該跟WCDMA捆在一起會比較好一點,這樣會在全球有發展空間。如果TD-SCDMA單獨沖出去,我相信發展空間是有限的。諾基亞對TD-SCDMA主要是在中國3G實驗中進行一些互聯的測試。我們對TD-SCDMA做了投入,但關鍵是看技術本身的成熟度能否給我們帶來一定的市場增長。3G是市場行為,選擇某個技術,是否能盈利,運營商會考慮這些問題。
記者:有一種觀點認為,如果TD-SCDMA想在國外成功必須在國內市場首先得到應用,而且要大的運營商。您怎么看?
何慶源:運營商采用后的關鍵是用戶買不買,需要先搞清市場定位,把市場定位準確了,相信它會找到自己的空間。
諾基亞:三大動作布局中國3G
記者:既然中國的3G時間如此緊迫,諾基亞今年在中國的主要動作是什么?
何慶源:今年主要有三個大的動作,首先是現在的重組,重組以后的合資公司是中國最大的移動通訊出口生產企業,原來我們的精力分散在四個合資公司里面,合并后可以更好地發展業務,所以我們首要的任務希望在今年得到政府的支持把這個整合完成。其次,諾基亞希望今年和政府加強溝通,我們以往沒有和政府有很多很正式的溝通,包括諾基亞在中國做出的貢獻、業績、想法、未來的發展藍圖都沒有跟政府溝通,當然也包括跟媒體的溝通,我們希望今年通過不同的場合,不同的方法跟媒體、跟大眾、跟政府加強諾基亞和大家的溝通。第三個方面重點要做的是跟運營商之間的合作。諾基亞現在在移動通訊行業可以說是唯一一家端對端的供應商,從手機到應用,從中間件平臺到網絡都有,所以我們希望盡量利用自己的優勢,把諾基亞的潛力完全釋放出來,跟現在的合作伙伴和未來的合作伙伴都能夠有更長久的合作。
記者:具體到3G,諾基亞為中國市場發展做了哪些準備?
何慶源:在3G領域上,中國雖還沒開始,但是我們在中國地區已經處于比較好的位置。為了進一步幫助在中國臺灣合作的運營商推出更多、更好的應用,諾基亞通過應用創新中心去幫助當地的軟件業進入移動應用開發的市場。在大陸,我們會在杭州建立一個應用創新中心,跟在臺灣地區的中心基本上一樣。現在杭州已經有一個諾基亞3G的研發基地,已經發展了兩年,有200多名員工,預計到今年年底人數會翻一番,大約四五百人。前段時間諾基亞和浙江省委、省政府簽署了一個投資協議,會在杭州建立一個諾基亞軟件園,研發中心也會搬進軟件園。我們在研發方面有很多當地的合作伙伴,也同時搬到這個軟件園里去。我們在軟件園里還要建立移動應用創新中心,同時希望有更多的移動應用開發商愿意投身進入這個行業,都能在軟件園里建立他們的事業,通過我們的平臺來幫助他們進入這個行業,從而幫助整個浙江省打造移動軟件應用的產業鏈。與在北京星網(國際)工業園的產業鏈概念完全一樣,不同的是星網工業園是以生產為主。
編輯 張偉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