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日,彭水縣梅子埡鄉,豪華活人墓墓主請人開始拆墓 本報記者 趙銳 攝
原全國人大代表、彭水縣退休干部馮國良歷時一年多,為自己修建了
一座豪活墓(當地人俗稱為“生基”)。得到舉報后,當地民政、紀檢部門對此反映強烈。昨日,馮自愿將活墓拆除。記者在采訪中發現,活人墓在當地比較常見。
5名工人要拆10天
昨日下午,記者趕到彭水縣梅子埡鄉兩岔河村。5名工人正在拆除活墓,一塊長約2米,寬、高各約50厘米的巨石從墓頂上拆下來,“咣”的一聲砸在地上,地面隨之一震。
一位馮姓工人說,是墓主叫他們來拆的,預計5人要用10天時間才能拆完。
昨日下午,馮國良的姐夫合某告訴記者,馮的活墓將只拆除上面部分,下面將保留下來。
馮國良的活墓是一座雙人墓,用黑色大理石建成,是當地典型的“三碑三墓”結構,高約4米,寬約5米,加上拜臺和臺階長約10米。據民政部門測量,整個活墓占地45.6平方米。活墓墓碑刻著馮國良夫妻的生平,如馮國良曾是第六屆全國人大代表,五次進京開會等。
墓主在當地口碑很好
據了解,活墓一事曝光以后,馮接受了有關部門的調查。他稱,自己2000年左右退下來后,一直生病,因擔心死后修墓來不及,就打了一個“生基”。而馮的女婿告訴記者,修墓是馮國良愛人的主意。
記者從當地村民口中了解到,馮早年曾擔任梅子埡鄉兩岔河村村黨支部書記十幾年,為人和藹,為當地村民辦了不少實事,口碑很好。
活墓“起轎”曾收禮金4萬?
馮國良的二兒媳婦任正芳現在還居住在兩岔河村,她告訴記者,活人墓總共花費了4萬余元。2004年舊歷正月間,活人墓建成后要“起轎”辦酒,又殺了兩頭肥豬,一共辦了50多桌酒席,人情費收了4萬多元,縣城和附近鄉鎮都有人來朝賀。
對于修墓的花費,馮國良自己稱只花了6000多元,酒席是辦了二三十桌,根本沒收什么人情費。
彭水干部不準修活墓
在團堡山附近,類似活墓很多,墓主包括彭水縣科協、煙草公司等重要部門的退休干部。對此,彭水縣紀委表示,該縣已經在全縣黨員干部中進行了調查清理,要求一律不得修建活人墓,黨員和領導干部死后一律要進公墓埋葬。而彭水縣人大常委會有關領導則稱不知馮國良修建活墓一事。
負責拆除馮活墓的工人馮久江告訴記者,彭水當地有修建活墓的風俗,只是大小和豪華程度不同而已。在彭水,修建活墓是一個非常賺錢的活路。
彭水縣民政局任局長接受記者采訪時也表示,修活墓確實是當地的一種風俗,但縣里規定黨員干部一律不得建活墓。他表示,民政部門將會發現一個查處一個。他同時還告訴記者,馮的活墓是其自愿拆除的。此前,民政部門曾動員馮國良自行拆除活墓,馮擔任干部的兩個兒子也做了父親的工作。
劉占良 本報記者 趙銳 攝
責任編輯:屠筱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