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5月3號下午6點左右,一名攜親友駕車到太原市旅游的北京警察,正在一個十字路口的紅燈處停車等待,跟在后面停下的一輛桑塔納轎車卻不斷按喇叭催促,這名北京警察隨即下車與桑塔納車的司機理論。
但雙方卻發生了爭執,雖然后來兩車各自開走,但桑塔納車的司機卻覺得心氣難平,于是他叫上平時與他有交往的一群社會閑散人員,并尾隨那名北京警察到了他居住的賓館。
晚上8點多,這名北京警察剛剛把汽車停在賓館門前,一群手拿棍棒的人就圍了上來。一陣混亂后,北京警察已經倒在地上昏迷不醒,渾身是血。這群人隨即四散而去。
北京警察的親友迅速撥打了110和120,并把他送到山西醫科大一院,雖經醫生全力搶救,但北京警察還是因為傷勢過重在第二天凌晨死亡。
慘案發生后,引起了公安部門的高度重視。5月6日,太原市警方經過三晝夜的艱苦偵查,陸續將犯罪嫌疑人抓獲。結果,駕駛桑塔納轎車并召集“打手”的男子,竟然是太原市的一名刑警。昨天,他們9人已被太原市迎澤區檢察院依法批捕。目前,案件正在進一步審理中。
在這個事件中核心的是“權力”二字,我們發現,這位太原警察在路口等紅燈時大摁喇叭,說明在這名警察眼里,紅燈根本不算什么,是可以隨便闖的;對于一般老百姓來說,發生一點口角也就算了,但由于前方車輛是一個北京車牌,是外地車,“我是警察我怕誰”,就是要教訓教訓外地車;另外,我們注意到九名犯罪嫌疑中有六名竟然都是刑滿釋放人員,這讓我們不能不想到警察怎么能指使當地的一些歹徒呢?
在這個事件的進行中,一個核心的因素就是權力,權力濫用了就是特權,特權濫用了必然會傷及無辜,而濫用的結果是警察形象受到損害。事情發生以后,媒體對其進行了轟炸式的報道。北京和太原兩地的公安部門都站出來說,我們的警察是好警察。太原警方認為,劉立民是“激情犯罪”,是一個好警察打死了另一個好警察。消息一出,百姓一片嘩然,好警察都這樣隨意打人了,那么壞警察該是什么樣?也有一些人認為,北京警察被打死,是因為他沒有出示自己的警察證件。老百姓更加嘩然。如果說出示證件表明自己的警察身份,就可以免遭厄運了,那普通的老百姓是不是就可以隨便被打死呢。
正視疾病,消除惡瘤才是樹立形象的正確之路。同時,我們關注到今天另外一條新聞,從18日起到9月底,3000多名各省、市、縣(區)的公安局長們將敞開大門接待信訪群眾,“人人受到局長接待,件件得到妥善處理”成為這次新中國成立以來規模最大的集中接待信訪活動的目標。只有建立良好的公信力才能樹立良好的形象,畢竟良好的形象對公安機關來說只是表面的東西,但對于老百姓來說則可能關系到生命安全和社會穩定。
《新民周刊》說,公權力私化必然導致公權力的越界。這是太原警察打死北京警察事件的根本所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