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料圖片:大眼睛“蘇明娟”
左起:“小光頭”張天義、“大眼睛”蘇明娟、 “大鼻涕”胡善輝第一次團聚。信報記者
蘇冠名/攝
江淮晨報訊 昨天上午,希望工程的三個標志性照片的主人公,“大眼睛”、“大鼻涕”、“小光頭”第一次一起回到“希望工程”這個家。
三人昨才互相認識
上午9點多,位于北京圓恩寺胡同的希望工程辦公院內,走進來三個年輕人:女孩的大眼睛格外明亮、穿著紅T恤的男孩眼神有點憂郁,另外一個男孩身著軍裝,顯得很是威武。這三個年輕人,就是希望工程三個標志性照片的主人公:“大眼睛”蘇明娟、“大鼻涕”胡善輝、“小光頭”張天義。他們以渴望上學的眼神和自身的經歷,喚起了全國人民捐資助學的熱潮。據悉,截止到去年年底,希望工程共捐助了275萬名貧困學生,援建了11888所希望小學,收到海內外累計捐款27.3億元。“別看他們都是全國家喻戶曉的人物,但他們還是第一次見面。”中國青少年發展基金會有關人士說,“‘大眼睛’今年大學畢業,已被安徽一家銀行錄用。‘大鼻涕’當了兵,‘小光頭’現在讀大二。”
“大鼻涕”差點取代“大眼睛”
“大眼睛”蘇明娟是眾所周知的希望工程標志性照片。但是,“大鼻涕”卻差點取代“大眼睛”成為希望工程的標志性照片。“大鼻涕”名叫胡善輝,現在是濟南軍區后勤部隊的一名志愿兵。1992年,著名攝影記者解海龍用鏡頭進行農村教育狀況調查時,透過窗戶看到孩子們正在讀書,“大鼻涕”讀得特別賣力,他皺著眉頭,流著鼻涕。“大鼻涕”的形象發表后很受喜愛,并差點取代“大眼睛”成為希望工程的標志性照片,“后來因為覺得女孩子更能夠感動人,才選了蘇明娟。”解海龍說。
“小光頭”沒領過希望工程一分錢
被稱為“小光頭”的男孩以惹人憐愛的形象,格外打動了無數有愛心的人士。他就是張天義,今年20歲的他是江蘇鹽城工學院二年級學生。“我從來沒從希望工程領到過一分錢。”張天義昨天向記者透露說,“照片見報后曾經收到過一個愛心人士300元的捐款,但家里人覺得另一個小伙伴比我家更貧困,所以把錢就全給了他。”事后沒多久,“小光頭”隨著家人從安徽到江蘇無錫打工。“因為全家遷居,所以我從來沒有領到過希望工程的一分錢。”張天義說。·鄧興軍·(來源:江淮晨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