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民孫女士昨日向記者舉報,第四屆青島國際珠寶首飾博覽會上不少攤位都在銷售假冒的“天然翡翠”。記者隨同珠寶鑒定專家隨機暗
訪了六家寶石展銷攤位,其中五家在賣假貨。
“我這是天然翡翠手鐲。”暗訪時,“緬甸翡翠新疆白玉專賣商行”的銷售員這樣推薦。
暗訪都稱是“A貨”
記者與市計量所珠寶鑒定師李鵬趕到國際會展中心時看到,會場正門懸掛著“第四屆青島國際珠寶首飾博覽會”的大橫幅。展廳里陳列了近六十個銷售商的柜臺,可在展廳里購物的消費者卻非常少。
“這個翡翠手鐲是天然的嗎?”李鵬在“云南瑞麗翡翠玉器加工廠”展柜拿起一個翠綠色的手鐲詢問。見有顧客上門,一名40多歲的銷售員連稱:“絕對保證是天然的‘A’貨,最低600元一只。”李鵬悄悄告訴記者,這個顏色艷麗的手鐲是人工染色而成,屬于人工合成翡翠,其價格只有200元左右。隨后,記者與李鵬又隨機走訪了5家參展攤位,得到的答復都是“絕對天然‘A’貨”。李鵬告訴記者,這六家參展商中,只有一家出售的是天然翡翠,“緬甸翡翠新疆白玉專賣商行”、“山東省文登市帝王玉帶廠”、“招遠黃金珠寶首飾城”、“云南瑞麗翡翠玉器雕刻加工廠”、“云南翡翠珠寶專賣行”五家攤位都是以人工合成、染色的翡翠冒充天然翡翠出售。
檢查改口不承認
石老人工商所執法人員接到記者舉報立刻趕到現場。“‘B’貨,這只鐲子是人工染色的,價格400多元錢。”見有執法人員前來檢查,李鵬再次詢問“云南瑞麗翡翠玉器加工廠”展柜銷售員時,銷售員立刻改口稱這是人工合成的。其它五家自稱銷售“天然翡翠”的服務員也紛紛稱自己賣的是“B”貨和“C”貨。“云南瑞麗翡翠玉器雕刻加工廠”銷售員見記者帶執法人員來檢查,不屑地對記者說:“你們真能找事,不過你們報也沒用,反正再過兩天我們就要走了。”執法人員當場責令這些展柜掛出明示牌,將人工合成翡翠明確告知消費者。
處罰有執法盲區
石老人工商所執法人員告訴記者,消費者購買到假貨時,必須要提供發票和權威部門出具的“假貨”鑒定證明等證據,但這很難證明這張發票對應的就是這個假貨,銷售者很容易以“這個假翡翠不是我賣出去的那個”為由,輕易推脫責任。
承辦這次國際珠寶首飾博覽會的青島海名國際會展有限公司牛經理稱,博覽會到本月22日結束,他們只負責組織廠家參加展會。出售假貨是廠家的事,倘若展會結束,消費者可以根據發票上的單位找銷售方處理。
鑒別這樣分“A”“B”
在寶石行業中,未經充填和加色處理的天然翡翠玉件稱為A貨。如經過樹脂充填處理的稱B貨;B貨的礦物成分是天然翡翠的成分,顏色是天然的,但充填的膠老化后會影響顏色的鮮艷程度。如經加色處理的則稱為C貨。李鵬介紹說,因為人工處理過的翡翠經過酸洗,光線下能看到一條條網紋,其晶體結構松散,礦物顆粒由柱狀變成不規則形狀或渾圓。從光澤上看,天然翡翠有玻璃般光澤,而人工處理過的翡翠整體或局部呈蠟燭光澤。記者趙健鵬攝影報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