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濟南第一個經濟適用房住宅項目——濟南北全福經濟適用房工程項目順利通過建設部相關預審,成為全省第一個通過A級住宅預審的經濟適用房項目,受到廣大市民熱切關注。
記者獲悉,在濟召開的建設部A級住宅性能認定評審會新近結束,北全福經濟適用房居住組團工程項目順利通過預審,成為全省第一個通過
A級住宅預審的經濟適用房項目。而作為省城第一個經濟適用房住宅項目,該項目的一舉一動更是備受廣大市民關注。今天,記者對此進行了專門采訪。
規劃目標:1.6億元打造新版經濟房
據該項目的投資建設單位——山東高新置業有限公司總經理馬新強介紹,北全福經濟適用房居住組團工程是濟南市政府的重點建設項目,也是濟南市第一個經濟適用房項目。該項目由北京建筑設計研究院規劃設計,施工設計由濟南市建筑設計研究院設計,組團以民用住宅為主,輔以中心會所、商用公建及地下車庫等,共同構成適于人文居住的綜合建筑群。
北全福小區征地面積6.98公頃、用地面積5.95公頃,組團的地上建筑面積7.7萬平方米,地下建筑面積1.5萬平方米,其中地下車庫1.1萬平方米,整個組團小區由18棟多層住宅樓、中心會所、公建以及地下車庫構成。整個項目預計投資1.6億元,目前工程已經全面開工,預計明年內完工并投入使用。
建設目的:為低收入家庭“找家”
北全福小區的住宅均為小戶型住宅,有一室一廳和兩室一廳兩種戶型,建筑面積一般在60平方米到70平方米之間,小區以面向中低收入者的中小戶型為主,價格將低于同地段、同等檔次的住宅。因此,該小區建成后將對平抑省城的房地產價格起到一定作用。同時,小區內的住宅主要提供給重點城建工程的改造拆遷居民,從而減輕了政府的安置壓力,配合了濟南市城市新規劃的實施,小區建設有著顯著的社會效益。更為重要的是,作為省城首個經濟適用房項目,小區建設的目的是為廣大低收入家庭解決住房問題,為他們提供良好的居住環境。
另一方面,北全福小區位于北園路北側,周邊配套設施已較完備,距商業區較近,交通比較方便、環境安靜、空間開闊、無污染源、空氣質量較佳。同時,住宅間距設計合理,陽光充沛,綠地率將達到36%。
環境設計:構建優美生態社區
按照規劃方案,北全福小區區域將打造成一個環境優美、配套齊全、設施完善、生活方便、文明高尚、安靜安全的居住組團。因此,施工單位將根據周邊環境及設施情況進行土地平整,并配套進行水、電、暖、氣、通訊、綠化等基礎工程建設。
按照景觀優先的原則,北全福小區將注重環境景觀設計,合理分布集中綠地與分散綠地,提倡以人為本的社區環境景觀設計,建設功能合理、生態環境良好、綠色生態、繁榮興旺的新型居住小區。其間,將重點形成中心會所與中心綠地及景觀帶。
交通系統:小區內實現人車分流
北全福小區位于濟南市歷城區內,小區東臨航運路,北側為規劃中的藏石路,南側為規劃路,地勢平坦,交通便利。
在小區內,機動車停車指標按每戶1:0.6輛設計,其間將以地下停車為主,并利用宅間綠地院落的地下部分作為集中的停車場。地下車庫出入口將布置在小區的出入口處,使部分小區的私家車輛可以直接進入地下車庫,并在小區內達到人車分流的目的。
住宅特色:經濟與適用相結合
馬新強告訴記者,隨著市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及生活習慣的改變,人們對于中小戶型住宅的要求也逐漸提高,對于住宅的功能、環境和服務設施的要求更加“挑剔”,所以即使是經濟適用房項目,北全福小區的住宅性能也是按照A級住宅的標準設計。5月15日,該項目順利通過了建設部A級住宅性能認定的預審。
為滿足消費者的不同需求,并做到經濟與適用相結合的目的,該小區住宅的設計將以住宅均好性為出發點,確保戶戶有陽光。在規劃設計中,做到每戶至少有一個朝南或東南、西南向的窗,結合景觀設計,在東南、西南戶型前都有景觀點。同時,在限定的面積范圍內,住宅平面布置力求緊湊合理,不浪費一個平方米的面積。
在細節功能設計上,廚房均為明廚,有良好的采光及通風條件,為住戶提供了一個良好的烹飪環境;衛生間內使用面積均大于4平方米;由于小區定位為面向中低收入的小戶型住宅,室內裝修力求簡潔實用,室外平和大方。
配套設施:公建物業商業一應俱全
按照配套公建規劃,中心會所是社區公共活動空間的主體,與景觀環境相合,提供休閑、娛樂、健身等公共活動。同時,地下部分可作為小區配套的輔助部分;物業管理以及少量輔助商業將與入口相結合,以解決居民日常生活的所需。
小區將采用集中供熱分戶計量,供熱站應結合建筑物地下室設計,減少對住戶的干擾并滿足分期建設的需要。
責任編輯 原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