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法行政機關擔負著全市普法依法治理、人民調解、安置幫教、社區矯正、法律服務以及對罪犯勞教人員的教育改造和矯治等各項職能。我市司法行政機關如何充分發揮職能作用,為維護社會穩定、創建“平安青島”、爭創全國社會治安綜合治理先進城市,作出應有的貢獻?市司法局局長馬國華談到———&nb
sp; 一要充分發揮普法依法治理職能,為社會治安綜合治理創造良好的法制環境。一是加大領導干部、公務員、青少年、企業經營管理者和外來務工人員等重點對象的普法力度,不斷提高執法水平和法律意識。二是結合“四五”普法驗收和“五五”普法規劃的制定,把與社會穩定、市場經濟、群眾生活密切相關的法律法規以及公民道德基本規范、村(居)民公約等列入全民普法宣傳教育的重點內容。三是推進地方、行業、基層依法治理工作,尤其是抓好農村和城市社區等基層的依法治理,繼續深入開展“民主法制示范村(社區)”、“依法治教示范學校”等創建活動和“送法進社區、進校園、進廠企、進農村”等活動。 二要充分發揮法律保障職能,為構建和諧社會創造安全穩定的社會環境。一是加強人民調解工作,建立健全調解組織網絡,完善民間矛盾糾紛排查調處機制,繼續發揮以調解中心為龍頭,綜治、司法、信訪、調解中心“四位一體”的聯合接訪、聯合排查、聯合調處機制,實現司法調解、行政調解和人民調解的有機銜接。堅持“調防結合、以防為主”的方針,不斷擴大人民調解工作的覆蓋面。開展全市社會矛盾糾紛集中大排查,探索建立群體性事件預測、預警和預報機制,對發現的群體性問題隱患、鬧事苗頭和不安定因素主動做好防范化解工作,努力實現發現得早、化解得了、控制得住、處置得好的目標。二是抓好“平安獄所”的創建工作,完善監獄勞教所綜合安全防范長效體系,突出獄所監管、生產、生活、資產、隊伍“五個安全”,加大對重點部位、時段和人員的管控力度,加強人防、物防、技防綜合防范措施,不間斷地開展監管場所大清查、罪犯勞教人員思想大排查、安全生產大檢查。三是抓好安置幫教和社區矯正工作,落實刑釋解教人員過渡性優惠措施,加大安置基地建設,加強技能培訓和指導,促進刑釋解教人員的安置就業,特別是抓好流動人口中刑釋解教人員的接茬和幫教工作。將社區矯正工作擴大到市內四區,并在五市三區進行試點。建立健全與公安、法院、檢察院、民政、財政、勞動保障等職能部門相關的工作制度,形成科學有效的社區服刑人員分類管理、個性化教育矯正體系。四是全面實施教育改造安置幫教一體化工程,把獄所內的教育改造工作向社會延伸,把社會安置幫教工作向獄所內引進,形成社會和監獄勞教所相互延伸、雙向互動、分工協作、齊抓共管的工作格局。 三要充分發揮法律服務職能,努力為社會和群眾提供優質高效的法律服務。一是加強對律師執業的社會、輿論、行政、行業監督以及律師事務所內部制度建設和自律管理,加大投訴舉報查處力度,對各類違規違紀行為嚴肅處理,確保律師誠信執業、規范執業。二是以強化公證質量為保障,建立健全社會、行政、行業、內部四級監督體系,加強公證書出證前的審查和對投訴舉報的查處,不斷提高公證質量。三是以維護貧弱群體合法權益為重點,充分發揮法律援助和“148”法律服務專線的職能作用,實施“三快一提速”和法律援助限時服務承諾,在滿足最低生活保障線以下居民得到法律援助的基礎上,逐步擴大法律援助工作覆蓋面。四是積極推進基層法律服務和面向社會服務的司法鑒定機構的有序發展,努力為農村、為社區、為基層群眾提供方便快捷的法律服務。五是進一步規范法律服務市場秩序,加大對無證執業、違法執業人員的清理查處力度,確保法律服務市場的規范有序。進一步加強對法律服務人員的教育,樹立雙重責任意識,積極參與涉法信訪的接待和處理,協助黨委政府做好基層社會穩定工作。本報記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