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中共中央黨校主辦的《學習時報》最新一期刊載學者張占斌的文章說,從各地的改革實踐和政策研究部門及專家學者討論的情況看,中國著手行政區劃改革的時機已基本成熟,可重點考慮先在中間層次進行突破性嘗試。
張占斌認為,中國現行的行政區劃是在計劃經濟年代逐步建立起來的,改革開放以后
僅有小規模小范圍的調整。現在來看,伴隨著市場經濟特別是區域經濟的發展,區域合作和橫向聯合日益擴大,行政區劃管理體制改革滯后導致的矛盾和問題逐漸增多,也對調整改革行政區劃管理體制提出了更高更迫切要求,而新形勢新任務和新的發展觀也需要行政區劃管理體制有新的統籌安排。
他說,鑒于行政區劃改革牽涉面比較廣,尤其需要循序漸進,逐步到位。因此,重點考慮先在中間層次進行突破性嘗試。目前,中央決策在中間層的落實面臨著比較嚴重的梗阻問題,宏觀調控等政策在一些地方也存在著打折扣的現象,政令不夠暢通。而經濟過熱難以抑制的原因雖然很多,但也多與此層面的投資熱情和沖動密切相關。中國政府管理層次多,隸屬關系復雜,管理半徑過長,行政分割嚴重,行政成本過多,也主要出自中間層改革滯后,多年沒有解決管理幅度和管理規模過大的問題。
張占斌提出,調整中間層的行政隸屬關系,可以適當減少管理層次。主要改革內容可考慮:適當增設中央直轄市;省直管縣;縮小管理幅度。這樣做有助于打破行政分割,縮短管理半徑,節省行政成本,提高政府效能,促進區域經濟協調發展。對城市支持農村,保證中央加強對基層公共服務扶持政策落到實處,減輕縣鄉兩級財政壓力,加強城鄉統籌,也有實際作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