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在我市的許多建設工地上處處可見民工們熟悉的身影。傅學軍攝 |
最近,市勞動和社會保障局、市建管局分別為來青務工的農民兄弟,準備了一份特殊的禮物《務工指南》和《建筑工人手冊》。這兩本手冊從如何找工作、求職注意事項到公共職業介紹機構提供哪些免費就業服務,樣樣齊全。別看手冊小,記者發現,里面的內容對農民工來說可是相當實用,可以讓來青島打工的農民兄弟的進城之旅,由羊腸路變成陽關道。
為進城務工的農民兄弟鋪路
近年來,市委、市政府把維護農民工合法權益擺上重要議事日程,制定出臺了《關于統籌城鄉發展增加農民收入的決定》(青發[2004]5號)文件及一系列以促進農民增收為目的和優化農民工進城就業環境的政策文件,采取了積極有效的工作措施。
自2001年11月份,根據中央、省有關精神,我市停止向用人單位收取外來勞動力管理費和富余職工安置基金,取消了限制農民工就業的收費項目。從2002年3月份起,我市又取消了農民工總量調控、分類管理的限制措施;2003年1月份,取消了對用人單位招收使用農民工的審批制度,用人單位可根據自身需求直接通過勞動力市場招收農民工。2004年6月份,我市外來人員職業介紹中心又取消了外來務工人員求職服務費(共25元,其中求職登記費5元、信息咨詢費10元、就業前培訓和材料費10元),來青務工的農民持本人身份證即可在該中心求職,并可享受免費服務。為了加強農村勞動力就業指導工作,2004年,市勞動和社會保障局組織人員編寫了《務工指南》一書,由各級就業服務機構免費對有轉移就業要求的農村勞動力進行就業指導,使他們掌握必要的法律知識、城市生活常識、求職擇業知識等必備知識,增強遵守法律法規和依法維護自身權益的意識。2004年12月1日至2005年2月1日,在全市組織開展了農民工工資支付情況專項檢查,共為農民工清欠工資2240萬元。2004年以來,補簽勞動合同23.7萬人次。2004年以來,各級就業服務機構免費組織舉辦了400多場農村勞動力專場招聘會,有12萬名農村勞動力參加招聘,成交近4.5萬人。2004年,全市共轉移農村勞動力15.7萬人,其中,向本市二三產業轉移9萬人;組織引導農村勞動力參加職業技能培訓4萬人。2005年,市財政拿出950萬元建立了農村勞動力轉移就業培訓專項資金,用于本市農村勞動力職業技能培訓補貼,今年計劃組織3.7萬農村勞動力參加政府補貼培訓。
《務工指南》:
教你快速融入青島
現在的社會已經進入了信息時代,隨著知識經濟的發展,各行各業對勞動者科學文化知識和職業技能的要求越來越高。而低文化低技能和對城市的陌生,已經成為一些農民進城務工的障礙。
為了幫助農民工更快地在青島立足并有所發展,市勞動和社會保障局結合我市實際,組織編寫了這本《務工指南》,供農民工使用!秳展ぶ改稀分亟榻B了農民進城務工的一些基本常識,內容分為:準備篇、學習篇、求職篇、工作篇、維權篇、生活篇、文明篇、創業篇等,其中包含了179個農民工進城經常遇到的問題及問題的解答;《勞動法》、《山東省就業促進條例》等5個相關法規、條例。由我市各級就業服務機構免費對有轉移就業要求的農村勞動力進行就業指導,使他們掌握必要的法律知識、城市生活常識、求職擇業知識等必備知識,增強遵守法律法規和依法維護自身權益的意識。
作為《務工指南》的一位編者,青島市職業技術培訓研究室副主任單連高告訴記者,現在已經有不少農民工擇業經驗越來越豐富,維權意識越來越強。但還有許多農民工缺乏擇業經驗,仍然是“進得城市來,兩眼一抹黑”,一不留神就會陷入“黑中介”、“黑包工”的圈套。許多用工單位不與農民工簽合同,以致農民工在權益受損尋求法律援助時,缺少證據支持,給維權增加了難度。希望通過《務工指南》能給農民工帶來一些指導,讓他們知道遇到什么情況,應該怎么辦。
據悉,《務工指南》首批印制了3萬冊,從春節期間開始免費發放,不到一個月的時間就已發放完畢,目前市勞動和社會保障局正在計劃第二次的印制和發放。
《建筑工人手冊》:
打工、出行、討要工資不再愁
在今年的3月份,我市一些建筑業的農民工收到一份珍貴的禮物———一本印制精良、語言溫馨的《建筑工人手冊》。
在今年正月初六、初七到車站、碼頭發送2萬份《致農民工朋友一封信》的基礎上,市建管局精心編印了《建筑工人手冊》。手冊重點介紹了建筑工人從業須知、維權須知,指導農民工如何找工作,如何維護自己的合法權益;同時也介紹了青島概況、建筑工人職業道德基本規范、日常行為規范,使農民工明白自己應該如何提高自身素質,主動創造融入美麗青島懷抱的條件;手冊還介紹了常用安全常識、常用安全標志、高位培訓、城市交通圖、公交線路圖、列車車次指南等知識,使其成為農民工安全、培訓的好助手,交往、出行的好參謀;并提供了400多家擁有資質證書的企業名單和聯系電話,同時提醒農民工要與用工單位簽訂勞動合同,注意保留相關證據。為農民工兄弟打工、追要欠款提供了途徑和指南。一位來自南通的農民工朋友告訴記者:“太好了,手冊拿到手、打工、出行、討要工資都不用愁了!”
據了解,市建管局第一批印制的5萬冊《建筑工人手冊》已經在市內發送,下一步計劃再印制15萬冊爭取使在青島建筑業打工的農名工人手一份。市建管局副局長孫宗賢告訴記者,目前青島市建筑行業的農民工有20多萬人,希望這本手冊能夠為他們盡快融入青島提供方便。
一本手冊一份真情
記者感言
在我們的城市里有這樣一群人:他們來自農村,但卻生活在城市;他們生活在城市,卻不被看作“城里人”;他們用雙手打造了城市的高樓大廈和金碧輝煌,而自己卻住在低矮的臨時“建筑物”中;他們建造了城市卻對城市了解很少或者一無所知。
現在,農民進城務工已經成為一股潮流,成為農民致富的重要手段,他們與城市生活已經息息相關.關注進城務工的農民工的生活,幫助他們解決生活、務工中的問題,使他們盡快融入城市,成為市民,已經成為推進城市化進程中的突出問題。
就是這樣一本小小的手冊,卻包含著農民工想了解的和自己息息相關的問題,可以幫助農民工快速地了解自己所工作的城市,讓這個城市在他們的眼里不再陌生。這些部門想到了,也做到了。僅僅是一個細節,僅僅是對一些問題的解答。農民工想到的,會想到的,想不到的……都被融會在這小冊子里了。他們真正做到了,急農民工之所急,想農民工之所想,把服務農民工的工作做得更實更細更有實效。
相關鏈接
為什么說不能盲目進城務工?
盲目進城去尋找工作,至少有以下幾個不良后果:
1、很難找到工作。大量的農民盲目涌入大城市,用“碰碰運氣”的辦法找工作,成功的可能性很小。
2、浪費自身的錢財。盲目進城務工,最直接的后果就是會帶來自己經濟上的損失,車費和辦理證件的費用,都是一筆不小的花費,更何況在沒找到工作之前的伙食費、住宿費等等,加起來可能就是幾年的田間收入了。
3、容易上當受騙。有些不法分子經常利用農民工急于找到工作的心理,進行詐騙、拐賣、勒索等犯罪活動,使盲目進城的農民蒙受損失。
城鎮不是彎腰就能拾到黃金的地方,所謂“在家千日好,出門一日難”,進城務工之前一定做好必要的準備,包括知識方面的準備、技能方面的準備,也包括辦理各種各樣的證明材料和證件。
如何辦理《暫住證》?
到達務工地以后,應該向管轄居住地的公安派出所及時申請辦理暫住證。在辦理《暫住證》時,應提交以下證件或證明材料:
1、有效居民身份證。2、育齡婦女應提交《流動人口婚育證明》。3、1寸免冠照片三張。
使用《暫住證》要注意以下事項:
1、《暫住證》具備有效期,居住超過有效期,應提前1周換領;2、《暫住證》需隨身攜帶,以便查驗;3、《暫住證》禁止轉讓、轉借、涂改或偽造,違者依法處罰;4、如要離開務工城鎮,在辦理注銷登記的同時,交回《暫住證》。
找工作有什么技巧?
找工作同做事情一樣,也有方法和技巧。很多人找不到工作并不是因為他們沒有做事的能力,而是因為他們在找工作的過程中沒有運用正確的方法和技巧。所謂正確的方法和技巧,主要包括以下三方面內容:
1、了解自己。包括了解自己的知識、技能、性格、愛好以及身體狀況等。找工作之前,你必須先對自己有全面的認識,一定得知道自己適合做哪方面的工作。找工作不能眼高手低,明明自己不能做的工作卻偏要做,結果必然遇到挫折。
2、了解你所選擇的職業和行業。了解職業崗位的工作內容、工作性質和對從業者素質的要求。可以向親朋好友中做過相關工作的人了解有關情況,也可以向從事這方面工作的其他人請教,他們經驗豐富,體會深刻,能給你提供具有指導意義的信息,他們工作過程中的失敗教訓,使你少走彎路,而他們的成功經驗又是你可以借鑒的。
3、自我推薦。在了解自己和了解工作的基礎上,就開始求職了。求職就是尋找和得到工作的過程,通常包括獲得用人的信息、爭取面試、談話、簽約等環節。找工作就向推銷商品一樣,要讓顧客買你的產品,你必須告訴對方,你的商品有何特點,價格怎樣公道。同樣,找工作時也圍繞著“我是做好這份工作的最合適的人選”這樣一個中心來展開。學會推銷自己,才會得到他人的認可和錄用。本報記者王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