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總統布什在赴莫斯科參加原蘇聯衛國戰爭勝利60周年慶典前夕,先到波羅的海三國之一的拉脫維亞訪問,并同波羅的海三國總統舉行峰會,以咄咄逼人的口吻大談美式“民主”和“自由”。布什此行表明,西方國家意欲進一步加強自身在俄羅斯大門口的影響力。 為北約東擴“橋頭
堡”加油 波羅的海三國去年加入北約后,美國一方面敦促三國以實際行動積極參加北約領導的維和部隊,另一方面鼓勵它們充當北約下一輪擴大的橋頭堡,大力開展以烏克蘭、摩爾多瓦和外高加索國家為主要對象的“南向外交”。布什這次訪問的目的就是要對波羅的海國家的行動進一步提供支持。
其實,美國早就明確支持波羅的海三國充分利用語言、歷史傳統等方面的優勢,向上述國家傳授加入北約的“經驗”,“為擴大安全區范圍貢獻力量”。
烏克蘭發生所謂“橙色革命”后,美國打著民主的“幌子”,明目張膽地干涉白俄羅斯內政,聲稱白是“中東歐地區最后一個獨裁國家”,要對其“進行變革”。布什在里加發表的所謂“歷史性”演講中,主題就是“民主”和“自由”。他呼吁波羅的海三國“現身說法”,向白俄羅斯及其他獨聯體地區傳授“民主”經驗。
支持原蘇聯成員國與俄較勁
蘇聯解體后,波羅的海三國和外高加索的格魯吉亞等原蘇聯加盟共和國,同俄羅斯的關系屢出問題。布什在這次歐洲之旅中涉足波羅的海和高加索,意在顯示美對有關國家對抗俄羅斯壓力的“道義”支持,也是對俄試圖恢復對原蘇聯地區影響的警告。
俄羅斯《獨立報》刊登俄羅斯國家科學院美加研究所副所長克列梅紐克文章稱,美國近來采取一系列重大外交行動,對俄的戰略外圍———原蘇聯各國展開了新一輪外交攻勢,邀請烏克蘭總統訪美,插手吉爾吉斯斯坦大選,布什訪問拉脫維亞并與波羅的海三國領導人舉行峰會,其目的在于警告俄不要介入原蘇聯各國的內部事務,更不要試圖恢復原蘇聯帝國。
試圖鞏固在伊拉克的聯盟
目前,雖然伊拉克政治進程正步步推進,但這個國家的局勢仍很不穩定。包括西班牙在內的許多國家已從伊拉克撤軍,還有不少國家正準備撤軍。美國在伊拉克問題上越來越孤立。在此情況下,任何一國的支持對美國來說都相當重要。波羅的海三國一直支持美國對伊拉克動武,戰后迅速向伊派出了軍隊。目前三國領導人都頂住國內要求撤軍的壓力,紛紛延長本國軍隊的駐伊期限。這無疑幫了美國的大忙。
布什在訪問中對波羅的海三國頗多溢美之辭,贊揚波羅的海三國為國際維和行動作出了貢獻,是在阿富汗和伊拉克參與維和的重要盟國,為國際反恐斗爭作出了貢獻。顯然,布什試圖通過這次訪問鞏固在伊拉克的軍事聯盟。新華社記者張國旺(據新華社里加5月7日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