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某再婚后,將與前夫所生兒子的姓氏改隨再嫁的丈夫。周某的前夫李某認為周某侵犯了孩子的姓名權,并為此告上法庭。近日,法院判決,周某在3個月內,將婚生子姓名更為父姓或母姓。 據了解,妻子周某與李某婚后生一子取名李林(化名),離婚后孩子由周某撫養。2001年,周
某辦戶口遷移手續時將兒子的姓改隨與現任丈夫同姓。 前夫李某得知后認為,周某在沒有經過他同意的情況下,擅自做主變更兒子李林的姓名,侵害了孩子的姓名權,故訴至法庭要求恢復孩子原姓名。 法院判決 法院審理認為,根據法律規定:子女可以隨父姓,可以隨母姓。而周某沒有與李某協商,將兒子的姓名更改隨孩子的繼父姓,這一行為沒有法律依據。因此,法院一審判決:周某在3個月之內,將婚生子姓名更為父姓或者母姓。 大律說話 姓是中國文化傳統中對傳統、祖先的一種傳承紀念的集中代表。而對姓名的尊重也包含了對人的尊重。孩子隨誰的姓,也是中國文化的在生活中的直接反映。對姓名的肯定也在某種程度上,是對傳統文化的尊重。不過,姓名并不是說,不可以改。因為尊重傳統,并不是要僵化傳統。歸根到底,尊重人才是最重要的。所以,法律規定如果孩子成年后自己愿意改變姓氏則是可以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