鳥兒經常用羽毛的美麗色彩向“意中人”“求愛”,但這種做法會不會招惹像貓這樣的天敵呢?瑞典科學家的一項研究表明,鳴禽眼中一種特殊的色彩受體對哺乳動物看不到的紫外線反應靈敏,可以讓它們比哺乳類天敵更早地發現同類“求愛”時羽毛上出現的特殊色彩。
據最新一期英國《新科學家》雜志報道,瑞典大學的科學家發現,鳥類眼睛中有4個色彩受體,比哺乳動物多一個。鳴禽眼中第四個色彩受體對紫外線極為敏感,鷹和烏鴉看到的紫外線與可見光的差別,比人眼看到的紅色與綠色的差別還要大。
科學家對包括戴菊鶯、柳雀和長尾雀在內的18種鳴禽進行了深入研究,他們對這些鳥類頭部、胸部表達求偶信息的羽毛區域所發出的紫外線進行了測量。結果發現,被研究鳥類的眼睛對其中80%被測量羽毛區域的敏感程度要高于食肉的哺乳動物。
科研人員指出,上述發現說明,鳥類在展示羽毛以傳達“愛的信息”時,往往不會在引起被追求對象注意前招來哺乳類天敵,因而不失為自我保護的一種好方法。大自然雖然將鳥類“設計”成弱小動物,但是也“賦予”了它們繁衍生息的特殊本領。(完)(記者曹麗君)
責任編輯:屠筱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