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科學家在28日出版的《自然》雜志上報告說,他們發現如果果蠅的某個基因發生變異,就會導致其睡眠減少。由于果蠅基因構成和睡眠特征與人相似,該發現將有助于研究和解決人類睡眠問題。
美國威斯康星大學科學家在報告中說,他們對果蠅的1.4萬
多個基因進行了研究。結果發現,如果果蠅的“沙克爾”基因發生變異,其睡眠時間至少比正常果蠅少三分之一。通常果蠅每天睡眠10到12小時,而基因變異的果蠅每天只需要3到4小時的休息。實驗證明,睡眠減少并不會立即對基因變異果蠅造成任何影響,在24小時無休息的情況下,它們在遇到襲擊時的躲避反應與平常相當,而正常果蠅的反應明顯放慢。不過,變異果蠅的壽命比普通果蠅短三分之一。
科學家進一步發現,“沙克爾”基因控制果蠅體內產生一種蛋白質,這種蛋白質能夠促使鉀離子進入神經細胞。“沙克爾”基因發生變異,果蠅體內的鉀離子就無法進入神經細胞,這可能是導致睡眠減少的原因。
果蠅的基因構成與人類相似,一直被當作研究人體的生物模型。它的睡眠特征,比如睡眠不足導致反應遲鈍等都與人類相似。而人體內也存在“沙克爾”基因,它的作用也與果蠅的類似。因此,研究人員認為,該研究結果有助于更好地理解和解決人類睡眠問題。(完)
(記者曹麗君)
責任編輯:屠筱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