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 李強 通訊員 趙永德 報道
本報濟南訊 省有關部門近日提出積極推進制度創新,建立符合實際的多層次農村養老保險制度。今年目標是力爭參保農民達到1070萬人,收繳保費5.7億元。
在我省逐漸進入老齡化社會的同時,農村傳統的家庭養老功能卻趨于弱化,發展農村社會養老保險迫切。2004
年我省收繳農村養老保險費9.46億元,比上年增收1.48億元,增長15.6%,創歷史最高水平。截至去年底,全省參保農民達到1033.2萬人,基金結余53.35億元,有近50萬農民領到了養老金。但目前我省參保農民還只占農村適齡人口的25%,農村養老保險還有很大發展空間。
在目前我省農村養老保險體制中,經濟相對發達的東部地區,重點組織引導農民投保續保;中西部經濟欠發達地區,把富裕農民、村干部、農村個體工商戶、外出務工農民等有穩定收入的群體作為重點,重點突破,推動整體進展。各地在實踐中創造了不少新經驗,青島市黃島區、嶗山區建立的新型農村社會養老保險制度,得到了農民的歡迎;菏澤市配合“西輸東接”工程,為一大批外出務工農民辦理了農村養老保險。濰坊、臨沂、泰安、東營等市根據農村稅費改革的新形勢,制定完善了農村干部參保政策。
省勞動保障廳廳長矯學柏提出,當前重點是要從根本上解決農保制度建設與形勢發展要求不相適應、保障覆蓋面小、保障水平偏低等制約農保工作發展的突出問題。只要切合實際,符合政策,農民群眾歡迎,一切有益的探索實踐都應予以鼓勵和支持。
責任編輯 原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