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報訊
昨天下午,在中山路1號的青島俱樂部舊址,記者看到,這棟有著近百年歷史的德國古典式建筑周邊已搭起了腳手架,幾
名施工技術人員正在仔細研究這幢建筑物的工程圖,準備進行修繕。在今后3年內,市房產置業集團將多方籌措資金近4000萬元,對全市70余處、125棟歷史建筑進行保護性修繕。目前,我市6棟歷史優秀老建筑的修繕工程已全面展開。
三成古建要修繕
在昨天上午的中山路1號、青島路1號、江蘇路8號等6棟德式建筑物如何進行修繕的專家論證會上,市文物局局長魏書訓告訴記者,島城10大歷史文化風貌保護區內共有歷史優秀建筑300余棟,此次得到保護性修繕的將達到總量的1/3。
據市房產置業集團負責人介紹,在修繕工程中,技術人員將圍繞房屋結構安全來進行施工,并兼顧建筑物的外觀、建筑立面、屋面及其他重要部位的恢復。
一座尖頂爭不休
論證會上,針對廣西路37號(現市南區公安分局)的塔樓上究竟有沒有尖頂、尖頂究竟是什么顏色等問題,市房產置業集團的技術專家、市文物局、市社會科學院的專家們經長時間討論后依然無法統一意見,最后,大家決定再分頭找資料,待找到權威證據后再進行修繕。
青島歷史建筑保護協會副會長黃中興表示,每座歷史建筑修繕前,都應盡可能多地搜集線索和證據,力爭修繕后的歷史建筑盡量恢復原貌,不留敗筆。
每片瓦都專門定
昨天上午,記者在市房產經營公司院內看到一排各式各樣的瓦片,每片瓦上還貼著諸如“江蘇路8號”、“中山路1號”等字樣的小紙片。
市房產經營公司有關負責人告訴記者,經過百年的風吹雨打,我市許多德國古典式建筑物的瓦片、外墻損傷十分嚴重,但經調查發現,我市現存德式建筑物所用瓦片種類達13種之多。他們只能拿著建筑上的老瓦四處找工廠訂做。因每種瓦的制作都需要專門制模板,因此最貴的瓦片價值高達8元一片。(記者
張貝 實習生 姜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