腰粗肚大易患心臟病
專家呼吁減少“大肚腩”
新華社臺北4月24日專電 據臺灣媒體報道,香港有兩成男士腰圍超過36寸,近三成女性腰圍達32寸,這都屬于中央肥胖問題,香港衛生署呼吁市民要減去大肚腩,以免增加患上心臟病及中風等病癥風險。
大肚腩或啤
酒肚不但影響體態外觀,更會危害健康,因為腰圍反映腹腔內部的脂肪含量,若脂肪含量過高,會引致新陳代謝癥候群,如增加糖尿病、血壓高、血脂高等的危險,更與心臟病、中風甚至乳腺癌及腸癌有密切關系。
國際糖尿病協會建議亞洲人的標準腰圍,男士不應逾90公分(36寸),女士不宜超過80公分(32寸)。
調查指出,年紀越大者出現中央肥胖比率越高,在25歲至34歲男性中,一成四的人有大肚腩,但45至54歲的大肚腩比率就上升至兩成半。
女性方面,近一成的25歲至34歲的有中央肥胖問題,45歲至54歲的比率上升至三成六,65歲以上更有逾半人有大肚腩。
市民要減少出現中央肥胖問題,應從運動及飲食入手,如要經常做適當的仰臥起坐、轉腰及腹部向內收縮的運動,令腹肌變得結實,也要注意少吃高脂食物,奉行低脂、低膽固醇的飲食方法,可減少出現大肚腩的機會。
LUCKY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