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泰福律師事務所主任肖太福博士認為,即便是在公共場所,攝像頭的安裝也應謹慎。目前法律中對于公共場所攝像頭的安裝并沒有特別明確的規定。一般而言,這樣做都是為了保護公共安全的需要,由公安部門確定安裝地點和監控對象、監控辦法。即使是在單位里,保衛部門也應在相關部門備案登記的情況下予以實施。
近日,據《新京報》報道,中國人民大學培訓學院在一些女生宿舍的樓道兩側安裝了攝像頭,物業部門稱此舉是為了“保護學生的人身財產安全”。一些學生則認為,這給她們的生活帶來了很大的不便,是對她們個人隱私的侵犯。就此事,中國青年報社會調查中心與新浪校園頻道聯合進行了調查,結果顯示,在接受調查的979人中,74.2%的人不贊成在學生宿舍樓道安裝攝像頭。
人大培訓學院物業部就安裝攝像頭一事進行解釋時稱,宿舍樓道是公共場所,不存在侵犯隱私的問題。但是,很多人并不認同這一觀點。人大一名學生有點激動地對記者說:“公共場所?開什么玩笑!女生宿舍是禁止男士出入的,這一點和澡堂一樣。你見過誰在澡堂安裝攝像頭嗎?”本次調查也顯示,60.0%的人認為宿舍樓道是“具有較強私密性的場所”,而不是公共場所。
對此,北京泰福律師事務所主任肖太福博士認為,公共場所是供公眾或非特定人群活動的空間。考慮到學生宿舍通常涉及本樓數百名同學的進出和其他同學的來訪,宿舍樓道是供非特定人通行的場所,嚴格意義上應該屬于公共場所。但是,肖博士同時指出,由于限制異性進出,又是供特定同學長期穩定居住,因此宿舍樓道和商店、廣場這樣的公共場所是不同的。校方“保護學生人身財產安全”的初衷沒有錯,但也應以人為本,在充分尊重學生權利的基礎上采取校方與學生都能接受的措施來保護學生。
記者在人大校園里采訪了幾名女生,她們都對在宿舍樓道安裝攝像頭表示難以接受。一名女生告訴記者,她倒不是覺得生活會有多大的不方便,而是覺得害怕。“一想到自己是生活在監控之下,我就感到恐懼。”
本次調查中,不僅有超過一半的人贊同宿舍樓道是私密性場所,而且認為學生在樓道的活動應作為隱私保護的有71.9%。可見,有相當一部分人認為,即便是在公共場所,學生的隱私權也應當受到保護。
公共場所是否存在隱私保護的問題呢?肖博士指出,認為公共場所沒有隱私的看法是錯誤的。即便是在公共場所,攝像頭的安裝也應非常謹慎。目前法律中關于公共場所攝像頭的安裝并沒有特別明確的規定。一般而言,這樣做都是為了保護公共安全的需要,由公安部門確定安裝地點和監控對象、監控辦法。即使是在單位里,保衛部門也應在相關部門備案登記的情況下予以實施。
對于公共場所的攝像頭,肖博士認為最重要的問題可能在于如何防止所攝內容被惡意傳播。除法律規定的情況,在公共場所拍攝的內容不應向其他人傳播。惡意傳播將構成民事侵權,要承擔法律責任。如果不能嚴格規定誰能監控攝像頭,沒有相應措施嚴格保證所攝內容不被濫用,肖指出,即便是公共場所,安裝攝像頭也是不妥當的。
附記:4月21日,記者采訪了中國人民大學培訓學院物業部的工作人員。該工作人員稱,培訓學院的所有宿舍都沒有安裝攝像頭。對于記者“是沒有安裝過還是沒有安裝”的追問,她拒絕回答。而在人大某女生宿舍入口處的通告欄里,記者看到,在一張署名“研究生會”的關于停水停電的解釋的結尾處,對攝像頭一事有一個簡單說明。說明稱,目前人大校內除留學生樓外,其余宿舍均未安裝攝像頭,今后也不會安裝。(本報記者
唐勇林)
責任編輯 原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