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報訊 據上海商報報道,近段時期,房貸市場風聲鶴唳,政策一天緊似一天。購房者為了少貼利息紛紛提前還貸,隨后便是向保險公司辦理退保。保險公司眼看著利潤流失,便槍頭一轉瞄準了保險代理公司,希望以此來化解風險。保險代理公司買不起這個單,無奈之下向“債主”保險公司舉起了“屠刀”。
“美好合約”
上海某保險代理機構為了住房抵押貸款保險業務而與滬上某保險公司打起了官司。
該保險代理機構工作人員劉小姐(化名)告訴記者,他們和這家保險公司簽有2003年的保險兼業代理合同,授權經營包括住房抵押貸款保險在內的相關保險業務。記者在劉小姐提供的合同補充協議上看到,業務代理費為30%,另外保險公司還支付實收保費的10%作為業務拓展、防災、防損費用。
據劉小姐介紹,他們將收取的保費上交給保險公司后,就向房貸銀行一次性支付保費37%—38%的手續費;而保險公司為了控制保費到位率,一般會在收到保費后先支付20%—32%的手續費,其余的則要到年底再結清。
退保引發矛盾
但是,從2003年底開始,購房者中悄然刮起了一股提前還貸風,隨之而來的便是向保險公司申請退保。保險公司將保費退給客戶后,經濟利益必然受損。劉小姐認為,正是因為這樣的原因,這家保險公司才拒絕承認合同中約定的40%的手續費,而只愿意按照20%的比例來支付手續費。
銀行立于不敗
退保率驟然提高讓保險公司倍感壓力。因為保險公司在退還客戶保費后,當初一次性付給銀行等代理商的高額手續費并不能收回。目前還未出現保險公司向銀行追討“回扣”的案例,而夾在保險、銀行之間的保險代理公司卻扛不住這么大的損失,“咬”出了實際“吃回扣”最多的是銀行。
這場官司揭示出,銀行實際是最無風險的“吃回扣”大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