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4月19日晚,作為全球紀念愛因斯坦逝世50周年活動的一部分,臺北508米高的“101金融大樓”上用燈光打出愛因斯坦的著名公示E=MC2,背景是為燃放的焰火。
4月19日晚7時,上海電信
崇明海纜登陸局準時收到一個“看不見”的光電信號。隨后,一封來自普林斯頓的電子郵件出現在大屏幕上———作為“物理照耀世界”光束全球傳遞活動的中國區首站,上海市崇明島收到了這束載著全世界人心愿的光。
2005年4月19日,是愛因斯坦逝世50周年紀念日。美國新澤西州當地時間晚上,一束光信號從愛因斯坦工作過的普林斯頓發出,通過大洋光纜在24小時內周游地球,最后返回美國。在光傳遞的行程表上,北京時間當晚7時至9時半被定為“中國時間”。從上海出發,這束光信號將分南、北兩路傳遍我國的34個城市,最后匯聚到北京。
北京時間19日19時:
上海電信崇明海纜登陸局 電子郵件下帖光已抵達
“……3,2,1”隨著秒針向北京時間19時的逼近,一封來自美國普林斯頓的郵件正式拉開了“物理照耀世界”光傳遞活動的序幕。這種看得見的方式其實是告訴眾人,上海電信崇明海纜登陸局在19時收到了一束看不見的光電信號。與此同時,上海電信大樓內150名中學生齊齊打開手中的筆式手電筒,照向會場內波浪形的天花板,光影重疊,學生們用這樣特殊的方式來追思愛因斯坦———這位物理學的科學巨匠。
愛因斯坦在1905年6月和9月發表了兩篇有關狹義相對論的論文,被譽為具有改變歷史進程的深遠意義,提出了時間和空間的全新概念。為了紀念《相對論》誕生100周年以及愛因斯坦逝世50周年,聯合國第58次會議通過決議將2005年定為“國際物理年”。
每個城市停留5分鐘
據現場專家解釋,5分鐘之后,這束在上海“停留”片刻的光信號將分南北兩路,北線傳給青島,南線傳給杭州。盡管看似5分鐘,但據有關人士介紹,實際上光速快得令人還沒反應,真可謂“稍縱即逝”。5分鐘,定格在上海光區的僅僅是電子郵件的時間,其實光信號并未定格,而是依然“顧我”地快速行進。而這其中,唯一可以控制的就是光通過光纜傳遞的方向。5分鐘后,同樣是E-mail通知看不見的光抵達了青島和杭州。據介紹,活動的主信號為帶有愛因斯坦頭像和“國際物理年”的宣傳畫,同時附一頁與物理學相關、適合中學生的研究性課題題目,以電子郵件的方式向下傳遞。
據悉,愛因斯坦之“光”將每隔5分鐘由一城市向另一城市傳遞信號,共經過中國34個城市,最后再匯總到北京,再由北京傳給鄰國俄羅斯和印度。整個光傳遞過程將在中國停留2個半小時,相對于全球共計24小時的光傳遞時間來說,這樣的比例是非常大的。作者:晨報記者李芹實習生邵文佳
“愛因斯坦之光”劃過上海
"制造彩色影子"等十大問題同時發往全球尋找"愛因斯坦第二"
晨報訊
昨晚7時整,從太平洋彼岸———愛因斯坦工作過的美國普林斯頓大學發出的光束,傳到上海。上海電信大樓內,150余名中學生一起打開筆式手電筒,照向會場內波浪形的天花板,頓時光影交錯。
在這次為紀念愛因斯坦逝世50周年而舉行的“物理照耀世界”光傳遞活動中,上海是中國區的第一落點。5分鐘后,這束在上海“停留”片刻的光束便傳到杭州和青島。“愛因斯坦之光”每隔5分鐘就由一座城市向另一座城市傳遞信號,共經過中國34座城市,最后匯總到北京,再由北京傳給鄰國俄羅斯和印度。整個光傳遞過程在中國停留兩個半小時。
有關專家解釋,實際上光速快得“稍縱即逝”,光信號并未在上海定格,而是依然顧我地快速行進。而這次“燈光接力”活動使光環繞整個地球旅行一圈,就是象征愛因斯坦最著名的科學貢獻之一———光速不變。
□記者李芹 實習生邵文佳
全球尋找“愛因斯坦第二”
十大物理問題伴隨光信號全球尋找答案
昨日與光信號一起到達的還有一封來自普林斯頓的神秘郵件,其中包含了十個與物理學相關的、適合中學生的研究性課題,為的就是在全球范圍內尋找“愛因斯坦第二”。其中包括了“制造彩色的影子”、“自制自行車里程計”、“自制一個能測液體密度的桿秤”、“設計一個不受太陽位置變化影響的太陽灶”等。“讓我有一個彩色的影子”成為這十大問題之首。問題是這樣的:每個人都有一個獨一無二的影子,在印象中影子似乎只有一種黑色,世界上會有彩色的影子嗎?如果有,它會是什么顏色呢?你是不是可以依照你自己的樣子為自己設計出一個彩色的影子呢?
昨天的光傳遞現場,相關負責人在接受記者采訪時表示,其中有的課題在解題時有一定難度,因此學生并不一定能當場解答出來,目的是通過這樣一種方式培養中學生對于物理學科的研究興趣。
[其他九大問題]
-汽車都有里程表,自行車是不是也可以有一個,將自行車輪的每一次轉動自動記錄下來并將其轉換成公里數呢,用什么方法可以方便地實現計數?無論用電子還是機械的方式,只要可以設計這樣一個可供自行車使用的里程表,你和物理學的關系又向前邁進了一步。
-一桿秤加一些小配件,你是否就可以設計制造出一桿能測液體密度的桿秤呢?
-太陽能是一種綠色可再生能源,也越來越多地出現在人們的日常生活當中,但是相對太陽灶來說太陽的角度在不停地變化。不論太陽在什么位置都有一個同樣的焦點的太陽灶,你是不是可以設計出來?
-太陽能還可以用在家庭生活中的其他家電產品上,有沒有辦法設計一個只用太陽能提供各項能源的現代化家庭呢?
-眾所周知,我國的水資源非常緊缺,一個家庭要如何用水,用什么樣的裝置去節約用水才可以真正實現全社會的節約用水呢?
-垃圾分類在日常生活中已經隨處可見,但是通常都由人手工挑揀完成,能不能根據垃圾的物理特性而將這些垃圾區分開來呢?
-不用電機、不用彈簧,怎樣使一扇門自動關上呢?其實合理儲蓄好開門時的能量,就可以完成這樣一扇門,但是具體該如何儲存這些能量呢?
-手電筒不用電池就能發光,其中包含著很多物理原理,試著用發光二極管來設計這樣一個神奇手電筒。
-建筑工地上的吊車立柱升降大有學問,利用相關的知識來調節它的高度。
普林斯頓美國時間18日20時45分:
全美燈光接力紀念愛因斯坦
□據新華社報道 美國新澤西州的普林斯頓,18日這天顯得異常興奮。物理學家和愛因斯坦的狂熱追隨者們齊聚一堂,他們要以特殊的方式將追憶的燈光接力到世界各地。
燈光接力活動由當地時間18日晚間8時45分(北京時間19日上午8時45分)在愛因斯坦曾經任教的普林斯頓大學開始。學校的足球場和兩座塔樓率先被瞬間閃起的燈光照亮,爾后,這燈光將依次傳遞到整座普林斯頓城。通過電話轉告,紀念活動主辦方將“遙控”指揮附近城市的參與者按動燈光按鈕,直至全美所有城市都亮起紀念愛因斯坦的明燈。
事實上,燈光紀念愛因斯坦的活動率先由澳大利亞格拉茨大學物理學教授馬克思·利普茨提出,雖然這一設想獲得了許多同仁的贊賞,但此前他卻遭受了許多環境保護主義者和天文學家的批評,他們認為如此多的燈光同時亮起會造成光污染。
媒體評論
新華社:
新華社昨日發表題為《為物理歡呼》的評論,評論認為,新的世紀,世界需要第二個愛因斯坦,人類也有能力再次培養出愛因斯坦式的科學家,但這至少要做三方面工作:首先是育才思路。其次是抓住重點。目前,物理正向著宏觀和微觀兩個研究方向不斷深入。同時,社會還要求物理學發揮“用”的功能,研究繁雜系統,讓物理學為能源、材料、信息和環境問題提出解決方案。物理學與其他學科的交叉和滲透越來越顯得重要。第三是加強交流。
-紐約時報:
該報日前發表紀念文章《百年不確知》回顧了愛因斯坦在1905年的科學歷程。愛因斯坦說,“想像力比知識更為重要。重要之事是不要停止問問題。”這一年3月、4月、5月、6月和11月,愛因斯坦連續發表了5篇論文,特別是狹義相對論、光量子理論、光電效應這3篇文章,推動了整個物理學的革命。因此,這一年被稱為物理學的“奇跡之年”。
-華盛頓時報
該報以《愛因斯坦智慧無人匹敵》為題高度評價了愛因斯坦對自然物理學的發展作出的貢獻。文章說,50年后的今天,蓬松濃密的白發和垂下的胡須仍然是愛因斯坦獨有的天才標志。這位現代最偉大的科學家,西方文明史中只有牛頓、伽利略和亞里士多德可以與之相提并論。愛因斯坦用于還以事物真相的思想和方法為電腦、衛星、電信、激光、電視、核能和原子彈的問世作出了貢獻。愛因斯坦是位漫畫式的人物:他不會開車,喜歡從普林斯頓的辦公室走回家,他喜歡邊走邊拿雨傘在鐵籬圍墻上一格一格劃過,錯過一格就從頭再來過。在這些孤寂的時刻,愛因斯坦沉浸在對宇宙“永恒之謎”的思考之中。
-洛杉磯時報
該報專欄評論說,愛因斯坦是一個“偶然的天才”,他純粹依靠自己的智力形成了對宇宙的理解,即使對科學熱情不高的美國人,也把他看作科學的最高象征。時至今日他的智力還是無與倫比,“下一個愛因斯坦”可能是一種奢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