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社北京四月十七日電 題:猶太人在中國的感動
中新社記者 劉紅
怎樣一本書,能感動一個民族?
紀念世界反法西斯戰爭勝利六十周年的今天,一個民族在懷想什么?
“我不是猶太人。但我的孫子是。他有個中文名字叫‘竹義’。我想為我的孫子向您要一本《猶太人在中國》。請趙主
任簽上您的名字。萬分榮幸。”
約翰斯·霍普金斯大學高級國際問題研究學院中國研究系主任戴維·蘭普頓滿意而歸。這位著名的美國中國問題專家在會見即將結束時,巧妙地把對中國國務院新聞辦公室主任趙啟正的拜訪,變成了一個要求簽名贈書的好機會。
美國猶太人聯合會主席杰克·羅森再訪趙啟正時,熱情地主動提出愿為即將再版的《猶太人在中國》在美發行助一臂之力。“我現在正在美國組織一個大型活動,展示中國人在上海拯救從德國逃亡的猶太人那段歷史。要讓美國人記住中國人對猶太人的貢獻。”
記者目睹了兩位美國客人對《猶太人在中國》一書的鐘情。
早在二00一年,《猶太人在中國》中英文對照版就已問世,并不斷再版。二00二年,因時任國家主席的江澤民訪美,美國各界名流獲贈該畫冊,《猶太人在中國》在美引起轟動。二00三年,中法文、中德文的《猶太人在中國》出版。
國務院新聞辦公室事業局副局長吳偉告訴記者,關于猶太人在中國的畫冊,中國還出版有《猶太人在天津》、《猶太人在哈爾濱》。目前,三本合并的《猶太人在中國》新版已在充實、編撰中。
從吳偉女士這里,記者發現了更多的感動:
“《猶太人在中國》中的故事和照片很有啟發性和震撼力。”——英特爾公司董事長安迪·格魯夫。
“這本書我們作為傳家書來保存。”——世界貿易組織的美國談判代表巴爾舍夫斯基。
“我簡直無法表達我有多喜歡《猶太人在中國》這本書……可以想象這本書對我來說意味著多少回憶。”——一位美國猶太老人。
近年來,《猶太人在中國》在世界各地受到廣泛歡迎。以色列副總理奧爾默特、美國前國務卿基辛格博士、美國前財政部長布魯門撒爾、德國前總統約翰內斯·勞等各國許多政要或百姓都曾給予高度評價和熱情贊賞。
實如趙啟正所言:“一本書感動了一個民族。”
第二次世界大戰爆發后,納粹德國瘋狂迫害屠殺猶太人,歐美等地的許多國家都對急需救助的猶太人關上了大門。中國成為了向猶太人敞開大門的國家。從一九三三年到一九四一年,僅上海一市就無需護照、無需簽證接納了三萬多名猶太人。在那段中國人民正處在抗日戰爭的艱苦歲月中,來自歐洲的猶太難民與普通的中國百姓同甘苦、共患難,結下了深厚友誼。
中國國務院新聞辦公室策劃出版了畫冊《猶太人在中國》,真實、公正地記錄下這段歷史。五百多幅照片,感人至深。
以色列駐華大使海逸達建議,新版畫冊用中文、英語、希伯萊語出版,以便在中國、美國、以色列同時發行。他欣喜地告訴趙啟正:很多現在的以色列人或他們的長輩、親屬、朋友都曾在中國生活過,出版有希伯萊語的《猶太人在中國》一定會非常受歡迎。他透露,為紀念世界反法西斯戰爭勝利六十周年,以色列大使館正在組織活動,展示二戰期間六百萬猶太人在歐洲遭屠殺,以及,一些猶太人逃到上海,得到了中國人民的救助。
猶太裔中國公民、著名作家、翻譯家、記者愛潑斯坦在畫冊“序”中說,這“是一本內容豐富的圖史”,“本書并非最后一版,中猶友誼的故事一直會繼續下去”。
責任編輯 原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