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報訊 什么樣的社區才算“和諧”?“和諧”的標準有哪些?……昨天下午,全市首批創建和諧社區示范點正式確定,市南、市北、四方、李滄、嶗山、城陽和開發區的17個社區入圍。市文明辦還通過本報面向社會公布《和諧社區示范點標準》(征求意見稿),涉及社區環境、社區安全、社區服務、社區文化、社區風尚、社
區管理等六大方面,市民撥打熱線2860085或發電子郵件至zhyi@qingdaonews.com提出建議和意見。(記者
張穎)
社區環境
主次干道暢通,硬化率達到100%,路面平整,人行道板完好,車輛停放有序,無違法建筑,無亂占道路現象;綠化覆蓋率舊城改造社區達到25%以上,新建社區達到30%以上,無侵占綠地現象;公共衛生設施配套齊全,袋裝化垃圾收集率達100%,無亂堆亂放,無衛生死角;堅持每月開展“全民環境衛生日”活動,居民有良好的衛生意識和衛生習慣。
社區安全
民警深入社區(戶)的時間每周不少于30小時,無重大刑事案件、火災事故,無治安混亂區域,社區居民安全感高于85%,居民滿意率達95%以上;樓院看護率達到100%,防盜門安裝率達95%以上,普法宣傳教育普及率大于80%,居民文明交通遵章率高于90%,調處率和調處成功率達100%,常住人口犯罪率在萬分之二以內。
社區服務
建有街道社區服務中心,基本滿足社區居民需要;居民對社區衛生服務中心的滿意率高于80%;社區物業管理公司應急服務隨叫隨到,居民滿意率達到95%以上;下崗失業再就業率達80%以上;幫扶孤寡老人、殘疾人、特困家庭工作面達到100%。
社區文化
建有5000冊以上藏書及報刊、雜志的社區圖書館;區社區學院和街道社區學校向社區延伸,設有教學點;社區內學校或企事業單位在節假日、晚間將教育設施向社區開放;每萬人擁有500平方米以上室內社區文化活動場所,每年舉辦2-3次社區文化匯演;有2支30人以上文化特色隊伍;每萬人擁有體育指導員12人以上,人均擁有公共體育設施面積達0.15平方米。
社區風尚
居民對創建平安、和諧、文明、有特色社區的知曉率、支持率、參與率和滿意率達到90%以上,2/3的樓院建成“文明樓院”,70%以上的家庭被評為“五好文明家庭”;社區內形成“文明禮貌、誠實守信、互助友愛、鄰里和睦”的文明風尚和生活方式。
社區管理
凡同群眾切身利益密切相關的事項,都通過座談會、聽政會、協商會、公開征詢、民意調查等形式,廣泛聽取意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