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記者從市經貿委經濟運行局了解到,旨在為大企業解決疑難問題的“大企業直通車服務”年初開通以來,市大企業直通車服務聯席會議各成員單位不斷改進工作流程,完善工作機制,千方百計為大企業提供優質服務。據初步統計,前三個月各成員單位共受理大企業事項1534件,有針對性地“特事特辦”,使
直通車服務初步發揮了為大企業發展搭橋鋪路的作用。 優化服務工作流程,縮短辦事時間。市大企業直通車服務聯席會議各成員單位紛紛開設“直通車服務窗口”,提供“一站式”、“全程式”服務,縮短辦理時間。例如,市規劃局對建設項目實行業務部門會審,變“一事一跑腿”為“跑腿一次、辦結多事”;市環保局積極為海爾集團膠南工業園區服務,對環境影響評價手續實施“一次辦結、分步進行”;市工商局為大企業及分支機構集中上門年檢230戶。 上報審批項目,指派專人全程服務。海爾電器銷售有限公司所屬海爾中建集團在香港上市,需海爾電器銷售有限公司通過國家商務部、國家工商總局審批、注冊,市工商局、經貿委、外經貿局為此指派專人赴京辦理,很快拿到了批文,為上市贏得寶貴時間;海信集團稅控收款機申辦國家首批生產許可證,市信息產業局指派業務骨干到信息產業部協調辦理;等等。 提前介入,主動開展前置服務。在國家發布高技術項目公告前,市發改委提前向國家發改委進行申報專項摸底,幫助海爾、海信、澳柯瑪等企業有的放矢地準備項目申報材料;市交通委在掌握大企業雇用的外來務工人員返鄉過節情況后,調度提供返鄉班車180多輛(次),運送外來務工人員6000余人;市規劃局走訪青鋼、中石化、麗東化工等大企業,把存在的問題消化在項目報審之前;市質監局指導海信集團、澳柯瑪集團完成國家標準的調研與起草工作,并為南車股份公司提供了300余件國家和鐵道行業標準。 研究制訂本市政策,積極爭取上級政策。市財政局針對我市大企業的實際情況,向國務院關稅稅則委員會提報了《關于關稅稅則稅目稅率調整意見的報告》,報告中部分建議被采納,海爾集團、黃海橡膠集團、宏大紡織機械等7個大企業的有關商品進口關稅將大大降低;市科技局、信息產業局等部門積極與科技部、信息產業部溝通,爭取國家專項資金支持我市大企業發展。(本報記者林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