澳大利亞必和必拓公司昨向寶鋼讓步,進口鐵礦石漲價仍維持71.5%
早報財經專訊
昨日,從中國最大鋼
鐵廠寶鋼和中國鋼鐵協會傳來令人振奮的消息,在經過充分溝通協商后世界三大鐵礦石供應商之一的澳大利亞必和必拓(BHP)公司作出讓步,與寶鋼就2005年鐵礦石價格達成一致。同2004年合同價相比,BHP紐曼山粉礦和紐曼山塊礦FOB價格分別上漲71.5%,BHP不再堅持每噸鐵礦石加收7.5至10美元海運差價。
“這是一個很好的消息。”中國鋼協副秘書長戚向東昨日向記者表示,“本次談判成功,有利于我國與澳大利亞鐵礦石商保持良好的合作關系,有利于國際市場鐵礦石價格保持穩定;而本次談判的成功,也有利于我國在加入WTO之后,更好地參與國際貿易談判。”中國鋼協昨進一步確認,寶鋼與必和必拓達成進口合同是從2005年4月1日到2006年3月31日。(記者鄭斌毛晉楠)
事件回放必和必拓獅子大開口
此前全球最大的鐵礦石生產商巴西淡水河谷公司、力拓公司提出新一年度鐵礦石價格大漲71.5%,但澳大利亞鐵礦石生產商必和必拓卻橫生枝節,提出要在每噸礦價基礎上再加收海運費差價。其理由是將鐵礦石從澳洲運到亞洲遠比巴西便宜。對這個不合理的要求,中國鋼鐵工業協會和寶鋼等國內各大鋼企表示堅決拒絕。在11日于北京召開的中國鐵礦石會議上,必和必拓談判代表曾一度中途退出。據了解,必和必拓不再堅持的主要原因是阻力太大,公司不想與國內各大礦石進口企業鬧僵。
最新反應恐慌陰云徹底散去
協議達成讓籠罩在國內鋼企頭上的陰云徹底散去,武鋼股份的董秘施軍昨日表示,“外界的擔心比我們還大,中國的供需狀況,決定了我們不會接受必和必拓的要價。”
進口鐵礦石價格飛漲曾使國內鋼材市場出現了恐慌心理。對此,中國鋼協指出,進口鐵礦石漲價71.5%,對鋼鐵生產成本的影響有限,漲價的只是簽定了長期合同那部分鐵礦石。這部分占進口鐵礦石總量的1/3,即8000萬噸,其余大都是按短期合約從印度等地進口,價格已經相當高,不存在漲價的問題。漲價鐵礦總計增加全國鋼材成本120億元,按今年全國產鋼約3億噸計算,噸鋼成本上升并不大。
銀河證券的高級研究員田書華昨日認為,這是我國鋼鐵行業參與國際談判的一次重大勝利,市場對鐵礦石價格繼續上漲的擔心可以完全消除了。
上海寶鋼:這下我們不怕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