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些小學教師認為與小學教育脫節,一些家長認為有利于開發智力
晚報訊 作為一種心算方法的“珠心算”悄然風靡島城,越來越引起有識之士的擔憂。記者近日在調查中發現,一些嘗試過的家長開始后悔,而一些小學教師更為珠心算帶來的教學障礙而苦惱。
所謂珠心算,就是建立在珠算基礎上的一種
心算方法。它把傳統的珠算與形象記憶結合起來,通過“在腦子里打算盤”得出運算結果。目前島城不少幼兒園開辦了珠心算課程,一些民辦親子園更是爭先恐后、樂此不疲。開設珠心算課程成了一些學齡前教學機構爭搶生源的重要手段。
而據記者了解,多數老師不贊成學齡前兒童接觸珠心算,甚至有些教師認為這是一種“歪門邪道”。市實驗小學中低年級數學老師王茜說,班里學過珠心算的學生,最初心算的時候,要快于其他的同學,而且只要能堅持一直學習珠心算,珠心算應該比現在學校教育所學的心算要快。但是問題就在于,珠心算的計算方式恰恰與小學教育階段學習的方法背道而馳,一些學過珠心算的學生在學校教育中會迷惑、糊涂,實際上沒有學生能堅持學下去。
新昌路小學一姓鄭的數學老師說,珠心算的計算方法有別于學校教育中的計算方法,作為小學生,一時間很難轉換過來,使得學習更加吃力,不宜提倡。
目前我市的學齡前教育不提倡過早涉及小學課程,珠心算實際上已經突破了這一限制。
讓孩子參加珠心算學習的家長都認為它能開發孩子的智力,更有人認為這是一種有效的辦法。市民胡女士是珠心算的支持者,她的女兒今年上小學二年級,在幼兒園里學過珠心算。她說,珠心算在開發智力上的確起到了作用,女兒知道了什么是學習,對數字也有了感覺。(記者
冷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