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昨天是清明節,在位于福寧園的青島市志愿捐獻遺體(器官)者奉獻林內,市紅十字會舉行了第二批遺體捐獻者標志石安放儀式。至此,已有18位捐獻者長眠于此。 奉獻林內春風拂面,花香馥郁。上午9時,這里已聚集了百余人。市紅十字會、市文明辦、民政局負責人、捐獻者
家屬向奉獻林紀念碑敬獻了鮮花,青島大學醫學院的學生朗誦了詩人紀宇撰寫的《奉獻林賦》,第二批6位遺體捐獻者的親屬將刻有捐獻者名字的標志石安放在紀念樹下。 捐獻者宋學仁的弟弟宋學良說,感謝有關部門和單位為捐獻者提供了奉獻林這個環境優美的安身之所,為捐獻者家屬提供了一個悼念親人、寄托哀思的場所。他說,在哥哥捐獻行為的感召下,他本人和家屬也已辦理了遺體(器官)捐獻登記手續,準備百年之后也捐出遺體,為社會做最后的貢獻。 我市有記錄最早捐獻遺體者、原青島醫學院解剖教研室主任沈福彭的紀念樹和標志石已于去年清明節前夕安放在奉獻林內。昨天,沈老的長子沈伯威也來到奉獻林內,在父親的標志石前靜立默哀。他說:自從有了奉獻林,家里每有大事,家人都要到這里來跟老人念叨一下。外地親人來了,也要來這里看一看。如果父親能看到他生前一直倡導的遺體捐獻事業發展到今天,老人一定非常高興。 據市紅十字會工作人員介紹,我市從1997年開始開展遺體捐獻工作,至今已有近500人辦理了捐獻登記,20余人實施了捐獻。為鼓勵遺體捐獻行為,去年4月1日,市紅十字會與青島天苑民益事業開發中心聯合建成了志愿捐獻遺體(器官)者奉獻林。該奉獻林占地1500平方米,是目前全國規模最大的遺體捐獻者奉獻林。遺體已捐獻者的家屬和已經登記捐獻的志愿者均可在奉獻林內植樹,并進行日常養護,市紅十字會免費為捐獻者提供標志石并篆刻捐獻者姓名及紀念性標語。去年,已為12位捐獻者安放了標志石。(本報記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