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是中國人祭奠祖先的傳統日子。然而有多少現代人了解自己姓氏祖先的由來?知道自己祖輩上發生過什么重大事件?記者日前發現,一項由新浪網和網同紀念網共同發起的“萬家姓”維客活動正在力圖用最新的網絡技術為那些熱衷于“尋根”的海內外華人提供關于他們姓氏祖先的答案。
提起中國人的姓氏,人們的
第一印象自然是“百家姓”。但隨著時代發展,如今的姓
氏已經遠不止此。記者登錄到網同紀念網“萬家姓維客活動”頁面上,發現到目前為止居然已經收集到了2723個姓!許多姓氏聞所未聞,但都有來歷。據介紹,少見的姓氏有幾種情況:一是由少數民族姓氏改變而來;二是一些姓氏傳承雖久但一直人數不廣,只限于某個地區;還有一些是由于某些原因自行修改形成的姓,這類姓氏一般歷史不很久。一位姓“板”的網友留言介紹說,“板”姓主要集中在甘肅省慶城縣,人數不超過1000,分布在板家堡、板家莊、板家山和慶陽市。從父親那里聽說,第一位用此姓的人其父被人們稱為“老板”。“老板”得子不久遇到土匪打劫,他將剛滿兩個月的兒子寄養在一農戶家,后來不知去向。此農戶不知道這位“老板”的真名,于是當孩子長大后便以“板”作為他的姓氏。
許多網友在主頁上留下自己的姓氏后都表示希望知道姓氏的祖先、變化、地域等等情況,對此有所了解的同姓網友們則把自己知道的情況留下來,一星半點的情況湊在一起,這個姓的大概發展狀況就一目了然了。當一些姓氏比較少見的網友在主頁上發現原來在他鄉還有自己的同姓同胞時,紛紛用熱烈的語言表達自己的激動之情,有些海外的旅居華人約定組織親友團赴老家尋根,祭掃祖墓。“昌”姓網友們還成立了“昌氏族譜續修編纂委員會”,并且約定時間組織族譜發放活動。
記者在網頁上發現,有幾個明顯不像中國姓氏的姓氏也赫然存在,比如埃文斯、左左木等等。對此“萬家姓”維客活動的發起者、網同紀念網負責人陸煒解釋說,從維客的原理來說,大多數參與的網友總是善意的,當然不排除有少量人搞惡作劇。據他們的私下了解,現實中確實存在這樣一種狀況:有一些國人因為種種原因,給自己改了一個外國姓氏。這種社會現實在網頁上有所顯示也有可能。
責任編輯 原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