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企業都在積極打造自己的健康、誠信的形象,但是著名的跨國企業寶潔公司卻因為旗下的SK-Ⅱ化妝品被消費者起訴,成為消費者關注的一個負面焦點。寶潔為什么陷入“誠信危機”?上海君策公關顧問公司總經理屈紅林對此事件做了詳細點評。更像“有策劃性對抗行為” 名牌商
品、名牌企業遭遇投訴事件并不新鮮,但是在“3·15”之際,寶潔公司旗下的SK-II化妝品發生在南昌的一起訴訟事件,卻迅速演變成一場全國性的信任危機。屈紅林指出,就起訴方的運作手法來看,偶然性事件的可能性非常小,更像是一起有策劃性的對抗性行為。從起訴方運作手段、事件的啟動方式上看,都表明起訴方對法規、媒介關注點和媒介運作方式有充分的了解和認識,很專業地引發各方面對事件的關注、報道和參與,應該是精心謀劃的結果。缺乏關愛加深危機 屈紅林還指出,危機公關的幾個重要環節,寶潔都沒有處理恰當。首先是態度問題,不管事件是不是對手惡意策劃,企業都應該對事件給消費者帶來的不利影響負責。寶潔在事情發生后只是發了兩份聲明,強調自己的產品沒有問題,無論是對媒體還是消費者,態度上都缺乏對生命的關愛和個體的尊重,很難得到 輿論的同情。其次,寶潔 公司沒有與公眾特別是媒體進行及時的溝通。廣告漏洞造成危機可能性 屈紅林稱,寶潔大量運用的SK-Ⅱ這類數證式廣告,業內早有爭議,被認為是明顯行走于法規的邊緣。寶潔的比較廣告已經被高露潔、藍月亮等企業告上法庭而且敗訴,作為全球行業領先企業的寶潔沒有因此吸取教訓,著眼更高的競爭格調,依然將這種手法繼續運用于中國市場的競爭,這正是此次危機的根本原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