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是一個隨時都能感受到品牌力量的城市。這里誕生的品牌,已經影響
了中國,正在影響世界。”這是“2004CCTV中國最具經濟活力城市”評選活動中,《城市中國》對青島的介紹。在這次評選中,青島當選中國十大“最具經濟活力城市”并榮獲四個單項獎之一———“企業家滿意獎”。    名牌就是我們的名片
   青島無愧于這樣的美譽。
   目前,青島已擁有10個“中國馳名商標”,即海爾、青島啤酒、海信、雙星、澳柯瑪、即發、喜盈門、英派斯、白雪、一枝筆;擁有31個“中國名牌”,是全國擁有“中國名牌”最多的城市之一。青島的一些名牌企業不僅在國內同行業具有舉足輕重的地位,在國際上也具有廣泛的影響力。在全國“向世界名牌進軍”的16家具有國際競爭力的企業中,青島的海爾集團、青啤集團名列其中,占12.5%。世界品牌實驗室評出世界最具影響力的100個品牌,海爾成為惟一入選的中國本土品牌。
   名牌已成為青島的名片。由于擁有一批為中國乃至世界所認知的知名品牌,青島在國內外的知名度和影響力得以大大提升,可以說已經在經濟全球化的大市場上叫響了品牌經濟。品牌經濟的形成,就如同為城市發展添設了加速器。
   20年的輝煌歷程,青島經歷了由名牌產品到名牌企業,由名牌企業到品牌經濟,由品牌經濟向社會各領域延伸、輻射,進而建設品牌城市的發展之路。這是一個不斷深化、不斷提升的“一體化”的發展進程。隨著我國加入WTO和世界經濟形勢的新變化,特別是青島成了2008年北京奧運的伙伴城市,青島面臨著極大的發展機遇。在企業、政府、社會的合力下,青島一定會早日實現從品牌經濟到品牌城市的跨越。
   二十年鑄就的輝煌
   青島是我國最早擁有國際知名品牌(工業領域)的城市。1903年建廠的“青島啤酒”三年后就在慕尼黑博覽會上獲金獎,1954年開始出口,如今是我國最具有國際美譽度的品牌之一。
   1984年,青島市著手實施名牌戰略。市委、市政府確定了57種重點扶持的產品,多數是青島的優勢產品或極具市場潛力的產品,青島的工業開始由全面發展戰略轉向重點發展戰略。1992年,全市有78種產品獲得國家質量獎,1100多種產品獲部、省、市優質產品稱號,為青島名牌群體的形成打下了良好基礎。
   1994年,有了10年創名牌經驗的青島,在全市工業系統開展了“培育名牌、發展名牌、宣傳名牌、保護名牌”活動,開始實施第二輪名牌產品培育發展滾動計劃。同時,不斷培育新的名牌。海爾、雙星、青島堿業公司等30多個企業,都在全國同類行業中第一個獲得了ISO9000國際認證。
   近年來,青島市在經濟領域著力培育十大、十強、十高(高新技術)和十外(外資)企業。除海爾、海信、青啤、雙星、澳柯瑪等國內外著名品牌之外,像頤中集團、青鋼集團、即發等知名企業,對青島經濟發揮了重要的支撐作用。值得一提的是,青島市的民營企業中也涌現出了像喜盈門、紅領、好事中等一批民營企業名牌。
   據統計,2003年青島市GDP達到1780億元,其中海爾、海信、青啤等10家中國名牌企業的經濟總量占青島工業的比重已達50%左右,年銷售收入、工業增長值、實現利潤均占全市總量的40%以上,是青島經濟的重要支柱。
   二十年的努力,打造出了世界矚目的名牌之城———魅力新青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