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中國領先的本土汽車廠商之一,從2001年第一輛汽車銷往中東開始,奇瑞汽車便在海外銷售環節上做足了文章。2004年,奇瑞汽車全年出口整車和成套散件達到8000輛(套)。而海關出具的統計數字顯示,2004全年,中國轎車出口總量達到創記錄的9335輛,
仍不足萬輛。
《財經時報》從奇瑞公司一位人士處獲悉,目
前為止,奇瑞已同近30個國家簽署了整車或CKD出口合同,產品涉及QQ、東方之子、風云等旗下多個車型。奇瑞汽車對中國本土汽車品牌出口的貢獻,由此可見一斑。
2004年12月16日,奇瑞汽車同美國夢幻(Visionary
Vehicles)汽車公司,在安徽蕪湖秘密簽署了汽車出口協議。夢幻汽車公司將擁有奇瑞汽車5款新車在北美地區(美國、加拿大、墨西哥)的分銷權,雙方計劃從2007年開始批量向美國出口汽車。
根據該協議,雙方將斥巨資在奇瑞公司建立研發、生產基地。此外,美國夢幻汽車公司將按國際標準要求組織經銷商隊伍,建立250個規范的轎車銷售網點。
2003年,奇瑞全年累計銷售汽車9萬多輛,2004年銷量略有攀升,維持在10萬輛上下,與其年初制定的18萬輛產銷目標相去甚遠。按照2005年的排產計劃,奇瑞的總銷售目標大體與去年持平,初步定為18萬兩,而其中的5萬輛擬消化在國外汽車市場。“即使是5萬輛也是一個不小的挑戰。”另一家本土汽車企業人士如是說。
“北美汽車市場情況復雜,競爭激烈,不斷變化。”奇瑞董事長尹同耀如此評價。這對于一個僅有8年歷史,仍處于上升時期的中國本土汽車公司來說難度可想而知,畢竟美國的汽車市場是一個長久博弈后形成的相對穩定而的成熟市場。
事實上,在美國這個全球最大的汽車市場,每一輛進口汽車都必須符合厚達516頁的《聯邦機動車安全標準》;每一輛進口汽車的發動機都必須符合美國環保局制定的《聯邦空氣污染控制標準》;而如何在通用、豐田、福特等知名汽車品牌的夾縫中實現未來幾年25萬輛的銷售目標,顯得更具有挑戰性。
就在不久前,中國進出口銀行和奇瑞汽車簽署了一份《出口信貸支持國際經營合作協議》。中國進出口銀行將向奇瑞汽車提供50億元人民幣,主要用于支持后者在未來3年內的機電產品、成套設備、高新技術產品出口以及境外投資、對外承包工程等“走出去”項目。奇瑞后顧無憂,前程仍不甚明朗。
3月14日,在北京召開的“自主品牌轎車開拓國際市場”研討會上,中華人民共和國商務部輩砍の航ü硎荊泄?0年左右的時間,實現世界汽車貿易占有量的10%,即每年1200多億美元的出口規模。
汽車、汽車零配件的出口,特別是具有自主知識產權和自主品牌的汽車批量出口,代表了一個國家的工業技術發展水平和綜合競爭能力,“商務部將采取有效措施,鼓勵和扶持國內自主品牌轎車積極開拓國際市場”。
目前,世界汽車貿易總額約占整個世界貿易總額的1成左右,是世界貿易領域的第一大類產品。權威數字顯示,到2010年世界汽車產品貿易額將達到1.2萬億美元,而2004年,中國汽車及汽車零配件的出口,只占世界汽車貿易總額的0.7%,。
同樣是在3月14日,全球四大會計師事務所之一——安永會計師事務所,在其與《經濟學人》共同舉辦的上海“第二屆中國汽車工業圓桌會議”上指出,未來的一段時間內,受產品質量參差不齊、缺乏硬件基礎設施等不利因素影響,預計中國本土汽車制造商將無法實現迅即的出口增速。而與本土整車出口相比,中國的汽車零配件企業將更有可能在競爭激烈的海外市場上淘到金,并可能會對全球汽車零配件市場和產業結構帶來些許改變。
2004年,中國本土轎車出口不足1萬輛,且以銷往伊朗、敘利亞、中東地區和北非地區為主。在市場更為廣闊的歐美市場,中國本土汽車的出口則少有涉足。
影響汽車出口數字的另一個重要原因則來自全球幾大跨國汽車公司,它們并不需要把中國本土化后的車型運往其他的市場上銷售——跨國汽車公司的下屬公司幾乎遍布世界各地。
出于對中國汽車制造行業產能激增的考慮,從長遠來看,中國汽車的出口,特別是對于歐美等世界最大的幾個汽車銷售市場的出口,乃大勢所趨。
本報記者 劉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