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網濟南3月19日電(董振國、馬學信)記者從山東省海洋與漁業廳了解到,山東省將在重要漁場和近岸優良海域建設大規模的人工魚礁,為魚類和其他海洋生物營建一批“人造家園”,以改善海洋生態環境,提高海洋漁業產量。
據介紹,人工魚礁是改善水域生態環境、治理水域荒漠化的有效手段之一。國際上已
有20多個國家先后進行了人工魚礁建設,取得明顯的經濟效益和生態效益。山東省自2000年開始,結合舊船報廢,開始生產性人工魚礁投放試驗。2003年山東在煙臺、威海、日照等市劃定了五個人工魚礁試驗區,經過一年多的試運作,已初見成效。
人工魚礁是在一定的水域中設置各種構造物,投放工程塊體,包括舊船、輪胎等廢棄物等,為魚類等海洋生物營造棲息地,形成適宜魚類繁殖生長的場所,達到漁業資源修復、水域生態環境優化的目的,并起到限制近海海底拖網作業的效果。目前,人工魚礁主要有底魚礁、浮魚礁和筑磯礁三大類。
據山東省海洋與漁業廳介紹,山東計劃到2015年,在近海海域建造10個人工魚礁示范區,總建造底魚礁、筑磯礁體積達到1500萬立方米,綜合產值達到53億元,并安排1萬名漁民就業。
編輯:林彥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