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今,《東風破》、《三十六計》等流行歌曲在中小學生中廣為傳唱,周杰倫、S.H.E紅透校園。與之相反的是,學校的音樂課卻呈現疲態,課下唱得起勁的學生音樂課上卻緊閉雙唇。記者采訪中得知,歌太舊、不上口是學生不喜歡音樂課的主要原因。
記者調查:音樂課像說教
昨天,記
者翻看初二、初三的音樂教材,發現老歌占據了“半壁江山”,《歌唱祖國》、《繡紅旗》、《新世紀的新一代》、《小鳥》、《陽關三疊》等都在其中。
某中學的初一學生小趙告訴記者,上音樂課時,她都是把音樂書一擺,在下面寫作業。音樂課是副科,應該輕松愉快,學生為什么不“感冒”?小趙的答案揭示了一切:“多少年了,還是那些歌!每節音樂課都像一次思想道德教育課,一點都不輕松愉快!”小趙還給記者講了個“笑話”:去年圣誕節,老師邀請每位同學唱首歌,結果一個同學匆忙間拿出音樂課本唱了一首歌,大家都偷笑,連老師都不住搖頭。
小趙的一位朋友還告訴記者,現在音樂課里的“流行歌曲”也都很“恐怖”,居然唱《青藏高原》,學之前就覺得好笑,“想想全班人都硬扯著喉嚨,往上喊,多搞笑。”
音樂老師:以藝術為主不排斥流行
“其實我也會讓學生在課上唱流行歌曲,但主線還是不應該變化。”47中的音樂老師劉薇發表了她的觀點。
劉老師說,其實在新課改的前提下,老師不必完全按照課本的安排授課。她說,一些革命歌曲充滿藝術氣息,如果老師能給學生講述它的背景,而不是簡單彈唱,還是有好的效果的。“我剛教完國歌,這首歌學生都唱過無數遍了,但知道了國歌的創作背景,很多學生都很感慨,覺得這首歌當之無愧應該是國歌!”
劉薇表示,一些老歌、革命歌曲,充滿了藝術魅力,能提升學生的修養,不可不學,但穿插一些流行因素也是提升學生興趣的好辦法。
記者還了解到,某學校的音樂課上還學過網絡歌曲《逛棧橋》,結果大家興趣高漲,效果不錯。一位學生表示,《逛棧橋》說的是青島自己的海,用青島方言加上HIP-HOP的節奏,很前衛,也沒有越界到情愛領域。記者雷林
相關鏈接
周杰倫走進上海校園
最近,上海市教育局向當地中學生推薦的100首歌曲中,收錄包括周杰倫的《蝸牛》在內的眾多流行歌曲。當地教育局有關負責人在談及《蝸牛》入選的原因時指出,愛國和民族教育不能太生硬,要適應兒童少年身心成長的特點和接受能力,周杰倫的《蝸牛》歌詞內容上進,歌曲易上口。
除了《蝸牛》之外,劉德華的《中國人》、成龍的《真心英雄》等流行歌曲也在其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