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科研人員自行研制的第一個艾滋病疫苗日前在廣西南寧投入臨床研究,該疫苗抗原基因來自我國流行的B/C重組亞型艾滋病病毒毒株。
據疫苗研制者、吉林大學疫苗研究中心主任孔維在南寧介紹,從1996年開始,我國科研人員在國內艾滋病高發區進行了大量流行病學調查,并從患者血液中分離出HIV-1中
國流行株,確定其為B/C混合亞型。通過基因組全序列分析,科研人員確定了病毒的基因序列,據此構建了由DNA疫苗及重組病毒載體疫苗組成的復合型艾滋病疫苗。因此,疫苗抗原基因完全來自在中國流行的艾滋病病毒毒株,可以說是專為中國人設計的。
孔維說,這個疫苗不但包括病毒的包膜蛋白,也包括相對保守的核心蛋白等,因此有可能同時誘導細胞和體液免疫。同時,疫苗形式采用了核酸疫苗和病毒載體疫苗,因此能在機體內誘導更強的對艾滋病毒的特異性免疫反應。
截至2003年12月,我國現存艾滋病感染者和病人約84萬,另據統計數字顯示,去年,我國艾滋病發病和死亡人數持續增加,造成的死亡人數居全國各類法定報告傳染病的第四位。
2004年11月25日,國家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批準復合型艾滋病疫苗進入Ⅰ期臨床研究。今年3月12日,首批8名志愿者在南寧接種了艾滋病疫苗(或安慰劑)。(完) (記者張曉松、楊越)
責任編輯:屠筱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