執政為民,誓言錚錚。以人為本,字字千鈞。 人民的利益高于一切。從一年來的不平凡歷程可以看到,黨始終堅持立黨為公、執政為民,把所有工作的出發點和落腳點都放在維護好最廣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上,以人為本的執政理念不斷升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社會更加充滿生機和活力。
“要時刻關注民生、了解民意、集中民智、珍惜民力,切實把各族人民群眾的利益落實到發展的各個方面。”胡錦濤總書記3月5日在參加西藏代表團審議時向全黨提出了明確的要求。
過去一年是落實科學發展觀的一年,以人為本的執政理念更加符合時代的要求、人民的意愿
“如果要用一個關鍵詞來概括一年來中國經濟社會發展的歷程,我最想用的是‘以人為本’四個大字。”河北代表何文杰說。
代表們還清楚地記得,從2004年年初中共中央政治局會議研究支持糧食主產區和種糧農民的政策措施,到國務院常務會議部署改善農民進城就業環境;從總書記緊握艾滋病患者的手,到總理下到深井看望礦工并一起吃午飯;從及時果斷處置高致病性禽流感,到指示有關部門迅速采取有力措施解救被挾持的中國公民……黨中央、國務院制定政策、部署工作,都凸顯以人為本的施政理念。
保護私有財產寫入憲法;物權法草案對安裝空調等設施,不得因滴水、噪音對相鄰的權利人造成損害等都作了規定;旨在規范選舉程序的選舉法的修改,擴大和保障了人民的選舉權利……過去一年,全國人大常委會審議通過的幾十件法律、有關法律問題決定和法律解釋,無不體現以人為本的理念。法律法規成了廣大人民政治、經濟、文化權益的“保護神”。
從重視解決農民工進城問題,到安全生產監督管理進入社區;從推廣獎勵農業人口獨生子女,到規范大學城建設……一年來,全國政協共收到提案4400多件,經提案委員會審查立案4200余件,事關老百姓切身利益的多項問題都已辦復。
“算一算細賬就會看到,一年來群眾得到的實惠之多,是多年來少有的。人民群眾心中有一桿秤,政府親民愛民,百姓就信賴和擁護。”張杰輝代表說。
“變化的不僅僅是一些具體的事情。”中國社會科學院研究員李培林說,黨中央提出科學發展觀一年多來,我們黨以人為本的執政理念更加符合人民的意愿和要求。
維護最廣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以人為本的執政理念在實踐中深化和升華
2626億元中央財政資金投向“三農”、987億元投向科教文衛體育事業、1465億元投向社會保障……一系列政策的接連出臺和財富的二次分配,使以人為本的理念變成了看得見摸得著的實惠,群眾的經濟、文化權益得到切實的維護。
一年來,從鄉村到城市,黨以人為本的執政理念的陽光溫暖著人們的心田,極大地解放了生產力,激發出人民群眾澎湃的創造力,一個又一個上揚的經濟指標從人民群眾的手中誕生:GDP達到13.65萬億元、財政收入2.63萬億元、進出口貿易總額突破1萬億元、農民人均純收入實際增長6.8%……我國在全面建設小康社會道路上又邁出了堅實的一步。
“兩會期間,黨和國家領導人和我們一起認真審議報告,拿著筆記本記錄代表的建議,有的問題當場就作出答復。大家每一次審議都搶著發言,有說不完的話。這種肩負人民重托,當家作主的感覺讓我們感到無比神圣。”來自貴州省的梁文珍代表說。
更為重要的是,群眾不但得到了眼前的實惠,更對將來充滿了希望和信心,社會生產力將由此得到大解放,釋放出推動歷史車輪前進的巨大動力。
“我注意到,溫家寶總理在政府工作報告中談到要建設服務型政府,更好地為基層、企業和社會公眾服務。服務兩字,突出了政府不是高高在上的政府,是把人民當作主體來服務的政府。”李發伸代表說。
“一年多的實踐,加深了全黨全國人民對以人為本的科學發展觀是我國經濟社會全面發展重要指導思想的認識,執政理念得到檢驗和升華,激發出巨大的創造力和活力。從長遠來看,這種認識上的收獲更為珍貴,影響也更為深遠。”李君如委員說。
群眾滿意不滿意,高興不高興,答應不答應是我們做好改革發展穩定各項工作的基本標尺,檢驗工作成敗得失的重要依據。代表委員們堅信,隨著新的一年政府工作報告提出的各項工作的部署和落實,以人為本的執政理念將產生更加深遠的影響,社會生產力將得到進一步解放,人民生活將更加美好,中國的前途將更加充滿希望。新華社記者賀勁松趙承張旭東(據新華社北京3月11日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