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濟南3月5日訊
一邊正上演著如火如荼、爭先恐后的“藝考熱”,另一邊“藝術學子”卻在今天省城舉行的兩場招聘會上被潑“冷水”,由于目前社會上對藝術類畢業生的需求量相對較小,藝術專業畢業生的就業壓力比普通畢業生還要大。 今天上午,西南師范大學學美術的林墨涵早早來到了山師大操
場,參加該校的畢業生供需見面會,可到了中午記者碰到他的時候,他手里還有五六份沒送出的簡歷,“要美術老師的學校太少了,偶爾有需求的學校,還要挑三揀四。”不但小林感到沮喪,山師大音樂系的一位同學也告訴記者,本來他想到濟南的高中教書,可省實驗中學的價碼已抬到了研究生層次,其他幾所學校頂多要1個人,“都說大學生不好找工作,沒想到這釘子還真碰上了”。 在今天濟南國際會展中心舉行的畢業生雙選會上,招聘藝術類考生的用人單位同樣是鳳毛鱗角,這讓不少興沖沖趕來的藝術考生倍感失望。山東曹縣云龍木雕工藝公司計劃招聘美術設計人員1名,竟然引來了20多名藝術類畢業生前來應聘。而原來許多藝術類畢業生的用人大戶,這次的招聘計劃中卻都沒有一個藝術專業的名額,他們表示,目前自己公司的藝術類專業人才已經趨于飽和。一位參加山師招聘會的學校校長表示,目前學校對音樂、美術和體育的需求不大。例如,2000多人的一所中學,一般只需要兩名音樂老師,因為初三、高二、高三都沒有音樂課,高一上的是音樂鑒賞課,在其他年級,學生音樂課每周只有兩節,老師要上滿8個班才滿工作量。 根據山師大提供的數據,藝術、體育等專業都不屬于社會需求量大的專業,但藝術設計專業的畢業生增幅卻接近20%。而該校對2004年5000余名畢業生就業簽約情況的統計中,以往屬于招生熱門的音樂、體育、美術,就業形勢則較為嚴峻,當時簽約率都不超過45%。這也使得每年為數不少的藝術類畢業生選擇的是自謀職業的道路。 “對藝術類畢業人才,許多單位的用人原則都是寧缺勿濫。”曹縣宏遠工藝品公司的王朝鋒經理說,學藝術需要有一定的天賦和靈感,即使憑著應試技巧被錄取,如果沒有這種天賦和靈感,對所學專業又不熱愛,那么,最多只能成為沒有創造力的“藝匠”,有時用人單位擁有一個有創意的人才就已經足夠了。(記者
徐靜 彭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