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城人口規劃圖資料圖片
北京舊城現有人口160余萬,面積63.8平方公里,人口壓力情況嚴重。舊城內低收入人群密集,居民居住與生活水平存在很
多困難,改善舊城居民生產生活條件、消除安全隱患、保護舊城文化氛圍需要通過人口轉移重新配置。
到2020年北京總人口1800萬人《北京城市總體規劃2004年—2020年》嚴格控制中心城人口規模,進一步疏解舊城人口,合理調整中心城的人口分布。爭取2020年中心地區人口規模從現在650萬人下降到540萬人,其中舊城居住人口疏散55萬人,控制在110萬人左右。
邊緣集團人口控制在270萬人左右,綠化隔離地區及外圍地區人口約40萬人。到2020年,北京市總人口規模規劃控制在1800萬人左右,年均增長率控制在1.4%以內。其中戶籍人口1350萬人左右,居住半年以上外來人口450萬人左右。
向東、西部疏散人口
新規劃對舊城采取整體保護方案,也就意味著舊城未來趨勢中主要是疏散人口,給舊城減負,而疏散人口主要向東、西部發展帶上的新城轉移。此次規劃確定通州、順義、亦莊三個重點新城規劃人口規模為70萬至90萬人,同時預留達到百萬人口規模的發展空間;大興、昌平、房山新城規劃人口規模約60萬人;其他新城規劃人口規模在15萬至35萬人之間。
通過引導來疏散人口
新規劃人口轉移核心思路是通過引導來實現疏散中心城的產業和人口,大力推進城市化進程,促進人口向新城、小城鎮以及邊緣集團轉移。并積極發揮基礎設施的引導作用,采取以公共交通特別是軌道交通為導向的城市發展模式,土地開發與交通設施建設相互協同,建立以公共交通為紐帶的城市布局及土地利用模式。此外,邊緣集團也是中心城承擔產業與人口聚集的重要地區。針對各邊緣集團的特點及發展條件,鼓勵混合功能綜合開發,促進本地就業,推進產業、居住、公共服務設施的均衡發展,改變邊緣集團居住功能單一、配套設施不全的局面。專家解讀:新城比衛星城更“人性化”缺少基礎配套設施,無法吸引城市中心區人口是衛星城的遺憾。新規劃11個新城將以每個新城為中心建設完善的交通、教育、文化、衛生、體育、社會福利等公共服務設施以及水、電、氣等基礎設施建設,新城更加體現以人為本的思想。此次新城規劃負責人、北京規劃設計研究院王亞均分析了新城與衛星城的區別。新的城鎮體系更加注重“城鄉統籌發展”,原來的衛星城的發展過分依賴中心城的發展,因此形成了中心城發展過分集聚、衛星城發展功能欠完善的局面;新城強調中心城、新城、重點鎮的輻射帶動作用。在市域范圍內,依據城市空間發展戰略構想對新城進行職能分工與發展方向的規劃,形成新城之間的分工協作發展。在新城外圍,少數小城鎮根據發展需要進入新城發展范圍。信報記者沈達
編輯:林彥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