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新華社布魯塞爾3月3日電 國際麻醉品管制局2日公布的最新國際毒品報告顯示,毗鄰中國西部和西北部的“金新月”地區的毒品問題已經超過傳統的“金三角”地區,國際打擊毒品與國際合作依然任重道遠。 “金新月”罌粟種植增加 由于長期戰亂
頻繁,沖突不斷,毗鄰中國西部和西北部的一些國家的毒品生產與販賣近年來急劇增長,超過傳統的“金三角”地區和南美哥倫比亞。國際緝毒人士一般稱這個新“崛起”的毒品生產區為“金新月”地區,而與中國接壤的阿富汗處在“金新月”毒品鏈的核心。 這份2004年國際毒品報告特別指出:“阿富汗的非法罌粟種植在繼續增加,占到全世界海洛因供應量的四分之三。” “金新月”地區另一個毒品生產大國是巴基斯坦。另外,其他一些中亞國家也有小規模的罌粟種植。 “金三角”罌粟產量下降 傳統的毒品產區“金三角”地區非法罌粟產量繼續下降。但報告同時指出,精神麻醉品如冰毒的生產和販賣正在“金三角”及其毗鄰地區蔓延。據報道,亞洲約占全世界冰毒使用者的三分之二,而東亞和東南亞又占其中的95%。 中國參與國際禁毒國際麻管局高度評價和重視中國在打擊毒品和開展禁毒國際合作方面所做的努力。為此,特意發布了2004年中文版年度報告。報告說,中國在2004年4月發起了為期5個月的打擊販毒活動,主要重點是云南省,因為來自“金三角”的毒品大都是從這里偷運到中國內地的。 報告指出,2004年1月,東盟與中國簽署了一項備忘錄,制定打擊販毒、恐怖主義和洗錢等跨國犯罪的戰略,包括信息交換、人員交流與培訓和執法合作等。在2004年3月舉行的阿富汗問題柏林會議上,阿富汗過渡政府又與包括中國在內的六個鄰國發表《禁毒問題柏林宣言》,目的是應對阿富汗日益嚴峻的毒品問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