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濟南3月3日訊
經過近兩個月的發掘,省考古部門在齊長城起點附近清理出一個大型的古代村落遺址。其中兩個宋代陶窯,保存非常完整,較為少見。而大量的其他遺跡,則為研究古代魯北的東西交通提供了重要的資料。
記者今天來到了位于長清區孝里鎮大街村的發掘現場,看到工地上一片
繁忙景象。據山東省考古所研究員何德亮先生介紹,此次考古發掘從今年1月份開始,是配合南水北調工程濟平干渠工程的考古項目之一。此次發掘面積約1500平方米,共開了30個大型探方,技術人員和施工人員共計約100人,是我省近年來考古發掘中規模最大的一次。
另據此次考古活動的領隊孫波先生介紹,從發掘現場的文化層遺跡來看,這里是一個古代的村落遺址,其中出土了大量的陶豆、陶缽、陶盆等物品,還有取土坑、陶窯、基槽、溝渠等遺跡,此外還發現了比較好的窯穴上百個,遺址的年代橫跨戰國、北朝、唐、宋、元等多個朝代。在眾多遺跡中,兩個宋代陶窯非常引人注目,這兩個陶窯的窯床、窯室、火膛、火門、工作間、煙道等保存完好。孫波說,其完整程度之高,在我省考古活動中較為少見! O波說,這個村落遺址的位置,離齊長城的起點只有1公里左右?脊挪块T在濟平干渠上已經挖了五個點,附近還發現過商、周的遺址,這說明,在這一帶,古代人類的活動基本上沒有間斷過?脊刨Y料顯示,這里一直是黃河以南一個交通要道,如今,220國道就在工地不遠處經過。這也是此次發掘的重要價值所在,它為研究魯北古代的社會狀況、東西交通以及齊長城提供了重要的資料。目前,考古發掘已經接近尾聲。(記者
溫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