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 記者從市統計局了解到,今年,我市將積極推進統計制度方法改革,重點是抓好國民經濟核算制度改革,即GDP核算改革,建立區、市GDP數據聯審制度,取消鄉鎮(街道辦事處)GDP核算。 據了解,按照國家、省統計局改進地區GDP核算工作的部署,并結合自身實際,我市
在GDP核算改革中將首先規范全市GDP核算方法,加強全市和各區、市GDP數據的銜接,增強GDP核算方法的科學性和規范性。其次將建立區、市GDP數據聯審制度,即在每季季后,由市統計局組織市局和各區、市統計局核算人員和相關人員,對各區、市GDP數據進行聯審,審查GDP核算中存在的問題,并對查出的不合理數據進行必要的修正,嚴把數據質量關,各區、市要以市聯審后反饋的數據為準對外發布和使用。 GDP核算改革還包括另外四項內容,一是規范行業數據的計算方法。將建立健全主要統計數據質量評估辦法,強化對農業、工業、建筑業和批發零售貿易業數據質量下管一級的工作力度,逐步實現上述行業的全市數據與各區、市匯總數據的協調銜接。二是逐步建立GDP核算下算一級制度。從今年開始,我市將先對各區、市金融業增加值試行下算一級,待條件成熟時, 全面實行GDP核算下算一級制度,由市統計局直接計算各區、市GDP數據。三是逐步取消鄉鎮(街道辦事處)GDP核算。鑒于鄉鎮(街道辦事處)轄區范圍小、產業結構相對簡單以及GDP核算的復雜性等原因,取消鄉鎮(街道辦事處)級GDP核算,各區、市對鄉鎮(街道辦事處)在下達計劃及各類考核中不再使用GDP這一指標。四是開展資源環境核算的研究和探索,做好開展主要資源實物量統計的各項準備工作。 與此同時,今年我市還將全面實施新的工農業生產發展速度計算方法;完善文化產業統計指標體系,建立正常的文化產業統計報表制度和統計數據定期公布制度;建立民營經濟統計制度,全面、系統、完整地反映全市民營經濟狀況;開展“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統計監測研究,圍繞三大特色經濟、四大工業基地、六大產業集群開展海洋產業、港口產業、新材料產業、高新技術投資、現代物流業、現代服務業等產業的統計制度研究。(本報記者劉芳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