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去年以來,土耳其、印度、秘魯等國先后對我國出口輪胎提出反傾銷調查,其中秘魯已認定從我國進口的輪胎存在傾銷行為,要征收懲罰性關稅。目前,我國出口輪胎遭遇國外反傾銷因素大增,上述國家的行為極易引起仿效,山東省作為我國輪胎出口重要生產基地,各政府部門和企業應引起高度重視。 
; 據分析,我國出口輪胎遭遇國外反傾銷因素大增的主要原因有四個方面。一是我國出口輪胎在國際市場占有率快速提高。近幾年我國輪胎出口量增幅一直保持在30%以上,山東省作為我國輪胎出口重要生產基地,年出口輪胎量占全國總量一半以上,去年出口輪胎貨值達7.75億美元,增長67.4%;2005年1月,山東出口輪胎增幅再創新高,貨值達1.08億美元,同比增長278%。輪胎出口的過快增長極易成為國外反傾銷的首要理由。 二是出口輪胎企業實行價格惡性競爭。截至2004年底,山東共有出口輪胎企業65家,比2001年增加21家。企業為搶占國際市場,產品大幅降價,惡性無序競爭激烈。出口輪胎價格一降再降,特別是斜交胎價格極低,有的已是虧損出口。以出口主要型號9.00-20斜交胎為例,在天然橡膠等綜合成本上漲一倍的情況下,每套出口輪胎價格卻由2001年的90多美元降為目前的40多美元。導致我國目前出口輪胎價格遠低于各國輪胎平均出口價格,其中乘用轎車輪胎價格低26%,輕卡輪胎低21%,中卡/大巴輪胎低38%,成為國外反傾銷的重要證據。 三是出口輪胎仍存有安全質量問題。2004年,山東檢驗檢疫局共開展出口輪胎安全性能和物理性能檢測588批,檢出不合格137批,批次不合格率為23.8%。 四是出口輪胎產品和市場結構不盡合理。出口輪胎以斜交胎為主,子午胎占出口總量近40%,與國際市場輪胎85%的子午化率存在較大差距;低檔次的載重汽車輪胎、轎車輪胎、摩托車輪胎占出口總量的一半以上,出口價格低于各國平均價格;出口國家以發展中國家為主,中東、東南亞、非洲、南美等約占出口總量的70%,北美、歐盟等發達國家所占比例較小。 如何應對輪胎出口反傾銷?山東檢驗檢疫局提出建議:首先各級政府和有關部門要加大輪胎生產、出口的宏觀調控力度,加大政策、資金等方面的扶持力度,力促輪胎出口由數量型向技術型、效益型轉變。其次,檢驗檢疫總局和國家有關部門要建立統一的輪胎生產企業和產品準入管理制度,建立出口價格預警機制,規范輪胎出口市場。三是行業協會要充分發揮管理協調作用,加強自律,避免惡性競爭;對國外出現的反傾銷調查,高度重視,及早組織企業正確應對,避免造成更大的經濟損失。四是出口輪胎企業要實施名牌戰略,加大技改力度,調整出口產品結構;積極開展體系認證和國外產品認證出口,擴大出口;重點企業利用技術優勢到國外投資和合作建廠,防范國外反傾銷貿易風險。鄒吉宏宋振乾閆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