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者按:去年秋季新學期,我市作為全國首批實驗區實行普通高中課程改革。雖然只經歷了一個學期,但是其帶來的震動絕不亞于4年前義務教育階段課改。高中課改最大的變革是將課程設定為八大學習領域,實行模塊教學。因此,沒有完全相同的兩個課表;生生都有導師伴隨;學分認定有七把“尺子”。上學期期
末,市教育局對全市高一進行了統一的教學質量檢測,其結果對今后的教與學有著很強的指導意義。為使學生、家長、老師了解高中課改,本報刊發命題人對統一檢測的分析以及學習的建議,以饗讀者。 語文:考查情感態度答題科學規范
語文統一質量檢測突出考查基本知識、基本能力、學習過程的同時,著重考查了情感態度、價值觀。
以此次統一檢測的作文試題為例,是以“人生”為話題的作文。試題提供了范仲淹的“先天下之憂而憂,后天下之樂而樂”的人生、文天祥的“人生自古誰無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的人生、魯迅的“橫眉冷對千夫指,俯首甘為孺子牛”的人生,以此引導學生思考該怎樣度過自己的一生。話題有很強的思想導向性,對學生提高個人修養,樹立正確的思想觀、人生觀具有較強的現實意義,這也是近幾年高考作文的趨勢。
隨著書寫不夠規范而失分的現象的增多,此次統一檢測特別設置了5分的卷面分。但是閱卷老師發現試卷中美觀者少,整潔者亦不多見。命題人建議學生今后答卷時不要寫連筆字,墨水的顏色和濃度要合適,盡量少做修改,非做修改不可時,應少涂少抹。
數學:體現學科應用重視基礎知識
由于新教材突出的是基本知識和基本思想方法,所以此次檢測大部分題目都是對基礎知識和基本方法的考查,并沒有作過深的引申。
與以往不同的是,此次檢測注重應用性,不少題目從實際問題出發,背景貼近生活,具有現實意義,考查學生數學建模的思想,考查學生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如15題以公共汽車線路的收支問題作為背景,考察學生的讀圖能力和數形結合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充分體現了新課改下的數學應用意識。
英語:加強聽力重視表達
市教育局普通教研室對3個考場90名考生的抽樣調查顯示:聽力部分第一節最高得分6分,最低分0分,平均得分為2.6分,及格率僅為22.2%。因此,權威人士建議學校平時要堅持對學生進行聽力訓練,注意選用真實性較強的材料,更有效地提高學生聽的技能。新《課程標準》對語言技能目標(六級)的“聽”的技能有特定的要求:能抓住所聽語段中的關鍵詞,理解話語之間的邏輯關系;能聽懂日常的要求或指令,并能根據指令進行操作;能聽懂故事或記敘文,理解其中主要人物和事件以及他們之間的關系;能從聽力材料、簡單演講或討論中提取信息和觀點。
統一檢測也顯示出學生書面表達能力較弱,有相當一部分考生的基礎較差,出現的錯誤較多,如時態前后不一致、將名詞用做動詞、句子結構錯誤、詞不達意、用詞牽強等。審題不仔細,漏掉要點等等。市教育局普通教研室負責人建議學生要敢于使用較復雜的語法結構或較高級詞匯,英語水平較高的學生在靈活掌握《英語詞匯表》中的詞匯或更多、更高級的詞匯的同時,要注重研究和欣賞教材中以及其它閱讀材料中較復雜的語法結構和有關詞匯的用法,更有效地使用語句間的連接成分,使全文結構緊湊、以完全達到預期的寫作目的。
物理:考查解決問題能力抬高實驗題目比重
此次檢測不少試題內容背景源于學生常見的生活實際,設計上重視推陳出新,重視對物理實驗的考查。如第18題以今年海嘯事件為背景設計題目,考查學生對物體受力、運動過程的分析,對物理基本規律、公式的掌握情況。從答題情況看,學生對于基本公式的識記出現了問題,從表面上看,是只能識記特殊情況下的公式形式,不能識記一般表達式。但實際上是不能掌握、理解這些公式的推導過程,又反映出只背結論,忽視過程的現象。
本次檢測實驗題占總分的20%,突出了中學物理實驗的重要性,有利于引導加強中學物理實驗教學。實驗探究題目背景材料注重與日常生活相聯系,注重對實驗現象的描述和處理實驗結果得出結論的考查,重點考查了科學探究七個要素的教與學情況,對考生的實驗誤差分析能力的考查有所加強。
化學:誘發學生深層思維滲透價值觀念考查
知識是能力的載體,運用知識來分析和解決問題是能力的具體表現。因此本次檢測著意誘發學生深層次的思維,突出基礎知識的應用。
檢測還通過題目情景的設置,滲透了情感態度和價值觀的考查。比如14題,通過考察減少酸雨產生的途徑可采取的措施使學生意識到化學的“功”與“過”。還有的題目通過對氯、氮、硅的考察引導學生體會化學與生活的緊密聯系,考察學生是否能夠對與化學有關的社會和生活問題作出合理的判斷。
政治:以生活邏輯為主線用辯證能力來解題
本次檢測注重選用新穎材料、與學生生活密切相關的材料作為背景,要求學生能夠在一個新的具體情景下運用所學分析問題。如上海某師范大學一名大一女生在入學后的短短兩個月中花費掉6600元錢,這既讓工薪階層的父母痛心,也引起了社會對大學生消費的關注,同時該材料對高一學生有較強的震撼力,具有很好的德育效能。再如使用2004年12月26日在印度洋發生了特大地震海嘯的最新材料,作為經濟全球化問題設置的背景。
檢測還引入辨析類試題、開放性選做試題,培養學生的辯證思維能力。如本次試題中兩道選做題分別運用2004年11月青島當選中國十大最具經濟活力城市、2004年的青島“三大特色經濟”之一的旅游業實現“三突破”等材料,具有鮮明的地方特色、學生熟悉的特點,都需要學生運用辯證能力解決問題。本報記者劉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