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一名保加利亞男子在首都索菲亞的一家咖啡館里吸煙。 |
   《煙草控制框架公約》昨日在最早批準該條約的40個國家生效,這是世界衛生組織第一個具有國際法約束力的全球性公
約,也是針對煙草的第一個世界范圍多邊協議。    國家煙草專賣局人士稱,雖然我國已在2003年就簽署了《公約》,但按照程序,《公約》須經全國人大批準后方能在國內生效。他透露,在即將召開的全國人大會議上,《公約》有望獲得批準。
   人大批準后,5年之內,“鶴舞白沙我心飛翔”等一類“擦邊球”煙草廣告將在媒體甚至因特網上消失。
   《煙草控制框架公約》昨日生效五年內三成城市將無煙草廣告廣義煙草廣告有望叫停廣義性煙草廣告將被叫停
   “《公約》對我國煙草業的影響是全局性的,其中關于煙草廣義性廣告的限制對煙草企業有最直接的影響。”中國煙草學會秘書長鄭富剛認為。
   盡管我國《廣告法》、《煙草廣告管理暫行辦法》有明確規定:禁止利用廣播、電影、電視、報紙、期刊發布煙草廣告。
   但在傳統廣告遭到“封殺”后,煙草企業在和主管部門的博弈中,不斷試探著法律的底線,多采用公益廣告、贊助冠名等“廣義性廣告”。
   《公約》生效后,這些“廣義性煙草廣告”將被廣泛禁止,鄭富剛披露:《公約》規定,企業廣告是否煙草廣告將以是否直接或間接鼓勵他人吸煙為其主要判斷標準。且不讓煙草業進行禮品、禮券、折扣、競賽等獎勵性促銷和贊助。他認為:《公約》批準后,國內煙草企業現已較狹窄的宣傳渠道將受到進一步削弱。
   警示語須占煙盒的30%-50%以上
   批準《公約》后3年內,“吸煙有害健康”一類的警示語要占到煙盒30%-50%以上,這一條款將較大沖擊中國煙草企業。
   鄭州煙草研究院龔金龍認為,此規定將會影響到卷煙生產商的牌號整體設計,對卷煙生產流程也造成一定的負面影響。煙草廣告已經被幾乎完全禁止,卷煙包裝成為了煙草生產商、銷售商與消費者進行溝通最好的渠道。實施新的健康警示語及警示圖片制度以后,煙草生產商們失去了更多宣傳自己產品的機會。
   五年內三成城市無煙草廣告
   “2005年,要逐步建立從省到縣(市)控煙工作網絡。”去年,衛生部發出通知,要求各地做好履行《煙草控制框架公約》的準備工作。
   通知提出:要加強對醫務人員的戒煙技術服務培訓,在醫療機構推廣戒煙門診、熱線等戒煙服務。要利用現有的疾病監測體系等,逐步建立并完善煙草流行狀況等信息監測系統,作好控煙工作信息收集、整理、反饋與經驗交流,加強檢查督導和效果評估。
   今年2月4日,衛生部發布《全國健康教育與健康促進工作規劃綱要(2005-2010年)》提出控制煙草危害與成癮行為的目標:到2010年,90%的中小學校、90%的醫院成為無煙場所。
   繼續開展創建無煙草廣告城市工作,到2010年,無煙草廣告城市占地市級以上城市總數的30%。協和醫科大學基礎醫學研究所教授楊功煥親歷了《公約》誕生的整個過程。他研究預測:批準《公約》在未來25年,將降低吸煙率10%,減少1.1億煙民,使煙民維持目前水平,為3.2億左右。